×

豆荚加速器官网登陆

豆荚加速器官网登陆(豆荚加速器官方)

luogougou luogougou 发表于2024-07-21 16:01:40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第1页 :基本信息

  

  书名:爱因斯坦的圣经

  作者:(美)萨缪尔等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丁肇中、李政道、格拉肖、西波格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一致推荐;

  二十年来的科普经典,轻松、愉悦地打开科学之门,和孩子一起感受科学的大美。

  《爱因斯坦的圣经》是对科学发现和宇宙洞察的总结,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旧约》:讲述宇宙演化的精彩故事,展示人类对宇宙和生命探索的最新成果。下册《新约》:揭示宇宙、自然的奥秘,展现宇宙和自然的固有之美。

  作者简介:

  本书是数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合作之结晶,其中萨缪尔教授是该书的指定发言人。萨廖尔教授教过多门通俗科学课程,是一位极其优秀和有天赋的发言人,擅长向非学术界人士解释现实世界。问及他为何愿意充当发言人时,萨缪尔教授作如下回答:“我为此书激动,读此书是我终生的一件快事,我希望别人也感受到这份激动。另外,我还认为这是增加大众对自然和科学了解的机会。”

  书摘正文:

  前 言

  《圣经》是有史以来出现的最伟大的典籍之一。它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基础和教义的总成。它出现于几千年前,至今仍有大量的人在阅读。

  在欧洲的一所画廊中,有一幅中世纪的绘画,画中一个胡须浓密的老人正在光线暗淡的屋中坐在桌前读书。一支蜡烛照亮了书及阅读者的脸和桌上的一小块地方。老人透过眼镜凝视着书页。这本书就是《圣经》。

  从古至今,有多少像画中老人这般虔诚的男男女女,为了寻求道德真理而反复研读《圣经》。在漫长岁月中,《圣经》一直是无数人心中一股强大的支配力量。它代表了上帝之言。对于有些人,它讲述的是何为正确何为错误的道理。例如,在十诫中列举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1)除了我,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3)不可妄称耶和华神的名。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神当守的安息日。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其他所有的。

  这些戒条和《圣经》中的其他说法组成了西方社会道德基础的大部。这些道德真理被注入现代民主社会的律法之中。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任何人都不应偷窃、撒谎或杀人的世界。人们必须孝敬父母,尊重同伴。人们相信这样的道德训导是民主得以运转和实行的前提。

  第2页 :新约

  对于有些人来说,道德真理依循的是一条基本的为人准则:“无论何事,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个准则也许是所有道德教条中最伟大的一条。

  所以,今天的道德准则最终与《圣经》最初出现时的道德戒律统一起来。其他的宗教经典,如《可兰经》、《吠陀》和《奥义书》,也包含有近似的道德原则。可以这样说,基本的道德真理在几千年前已经被人发现并记录在宗教典籍中。这些真理今天仍然有效。三千年前正确和错误的东西,今天也近乎如此。道德真理缺乏进化是令人吃惊的。在此期间,几乎所有其他的人类生活领域都已发生了变化。这或许暗示着道德真理也许是普遍和绝对的。既然人们已经了解了道德与品行的准则,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对其做出补充和完善。

  我们生活在浩瀚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上。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就像太平洋中一片浮叶上的蚂蚁。蚂蚁会组成群体,会疯狂地到处乱爬寻找食物,为了生存会与外来昆虫战斗,但如果叶子沉没了,这对太平洋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对于宇宙和别处无数天体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然而,在我们的小世界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归宿和道德感。

  如果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和人一样的智慧生命存在,他们会遵循与我们相似的法律和规范吗?也许答案是肯定的。对上述道德戒条的破坏将产生社会动荡,并导致某种文明形态毁灭。一个拥有一座大型核兵工厂的希特勒式领袖,只需轻轻按一下按钮便可以毁灭全人类。如果人们不服从道德真理和其他生存法则,人类将遭受巨大苦难,甚至灭绝。人们普遍服从道德真理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简言之,道德法则不是必须要服从的,但这样做对我们有利。

  与几千年前发现并一直基本保持不变的道德准则不同,物理学定律处于不断发现与提炼之中的。这些法则决定着自然的运动。一只球遵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落向地面。这条定律精确描述了球是如何坠向地球表面的。牛顿于17世纪发现了这条定律。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提出的物理学定律在后人看来是错误的。例如,从前,人们相信太阳和行星是围绕地球转动的。直到17世纪,哥白尼在对行星的轨道分析之后告诉我们,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绕着太阳旋转。当然,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太阳沿银河系中的一条轨道运行,银河系又在它所处的星云中朝着其他的星系运动,由于宇宙膨胀,我们所在的星云又朝着背离其他星云的方向运动。所以我们的运动远比围绕太阳的旋转要复杂得多,因为太阳也在运动。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被巨浪颠簸着的一片小小的叶子。

  我们在宇宙中所担当的卑微角色以及我们有限的体能与智力,使我们难以发现所有科学规律。我们也许只在有限的范围以有限的方式理解了自然。我们发现了许多物理规律,但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未知规律存在。也许我们仅仅发现了自然规律的极小一部分。如果确实如此,那么科学领域还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总的说来,在科学规律与宗教准则之间的区别是这样的:物理规律是不断被发现和修正的,道德准则则在数千年前即已决定且变化甚小;物理规律必须被服从,道德准则却经常被个人、组织和政府所打破;履行道德戒律是社会的主要目的,发现自然的基本规律则是科学的责任。

  在最近几千年中人们有了许多科学发现,宗教对有些物理规律的描述业已过时。这刚好与《圣经》对道德、历史与文学的影响相反,这些影响已经随时间而传承下来。《爱因斯坦的圣经》一书的目的在于,以近似《圣经》的风格与形式来表述现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最佳理解。毋庸置疑,《爱因斯坦的圣经》在若干年后也需要修订。然而,我们希望此书能成为人们理解自然规律的一把钥匙,该书的体例试图模仿在20世纪书写《圣经》所应采取的方式。对大爆炸后一百亿分之一秒的宇宙的描述是根据现代物理理论所作的猜想。本书其他方面的某些内容,如生命起源,也包含了有根据的猜想。但是,书的内容是建立在已确立的科学思想之上的,虽然它的写法并不是科学家式的。尤其是,大部分原本是为高声朗诵而写的。

  读者应意识到在《爱因斯坦的圣经》中使用并融入了诗歌、散文等文学风格。把如此迥异的表达结构与模式结合起来是不常见的。它像岩石。沉积岩是松脆而稀少的,只在地球表面可以发现。在各个地层中,沉积岩包含了浓缩的地理信息,它丰富多样且异常美丽,在某种感觉上像诗歌一样。与沉积岩相对而言,火山岩则坚硬且无所不在,它构成了地幔。火山岩数量虽多,却很难从中提取信息,它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在感觉上近乎散文。在《爱因斯坦的圣经》中,诗歌与散文是混在一起的,格律、韵脚和推理也是互相融合的。此处上演了某种变形魔术,最美丽的岩石也许是变质岩,它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

  宗教与科学是无法混合的,它们就像油和醋。但是如果油和醋加以充分搅拌并添加合适的调味品,那么某种既不太苦也不太油腻的东西便会产生。这种可口的调制品是可以想象的。

  黑色是美的,白色也是美的,灰色是单调的,但是黑白图案也许是最美的。它们组成了印刷文本,如此,人的想象便不会模糊。

  虽然通常认为科学与宗教迥异,但事实上,它们有着某些共同之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两者都企图解释自然现象。《圣经》创世之第一章描述了世界之伊始,现代宇宙论也提出了一幅称为“大爆炸”的创世图景。虽然《圣经》关注的是道德问题,但有些部分涉及的却是自然规律。虽然科学主要涉及自然规律,有时它也会引发道德问题。科学与宗教均试图描述宇宙的终极命运。依据《圣经》,世界终结于最后审判日。依据现代宇宙论,宇宙有三种可能的命运:(Ⅰ)继续无休止地膨胀;(Ⅱ)终止膨胀,转而缩小、崩溃并经历与大爆炸相反的大收缩;(Ⅲ)它也可能选择前两者之间的一条道路,以越来越低的速度膨胀,最后终止膨胀。

  科学与宗教都有一组信条,宗教信条是诸如十诫这样的道德准则,科学信条则是物理规则。科学与宗教都寻求真理,宗教寻求的是道德真理,而科学则寻求自然真理。科学家们经常以为他们理解了一条独特的自然规律,后来却发现它是错的或者是不精确的,或者只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人们有时会误解道德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会获得对道德真理的更确切的理解。

  古时候人们建造了巴比伦塔,试图以此来接近天堂和上帝;科学家们制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来观察近处和远处,制造了高能粒子加速器和充满复杂设备的宇宙飞船,进一步探索微观与宏观世界。科学家的要求与神职人员的要求并非十分不同,后者探索宗教与道德教义,前者探索自然规律。两者都企图更好地理解已知的一切并发现未知,去见前人所未见,去理解似乎不可理解的事物,去给似乎无意义的赋予意义——这些便是宗教与科学的目标。

  宗教经常涉及寻求得救的种种努力。在许多宗教中,得救是经由在尘世上追求一种美好生活来达到的,最终的得救是进入天堂。科学则是由更好地理解自然的需求所驱动,这样的理解通常会带来巨大的技术成果和实际利益。这也许不是它的本意,但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好处。也许某一天科学会将人类从灭绝的边缘拯救出来。某一天,一块巨大的陨石会撞击地球,如果在那时人类依然存在,撞击也许会毁灭人类,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有可能采取预防措施来拯救全部或部分人类。再举一例,一种致命病毒,可能会传染给所有个体,由此使人类濒于灭绝。那时,找到一种治疗方法便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的最高使命。最后,在遥远的未来,太阳将爆炸,吞没地球并摧毁所有生命。从这种命运中唯一可能获救的方法就是逃到附近的太阳系中去。

  与发现神与神谕相对应的是科学发明。宗教中的启示经常是通过精神经历、历史事件、宗教学习或神秘体验而发生的。科学发现则经常是通过实验或者基于美学或数学原理来实现的。有时,发现也是偶然的。在许多情况下,发现的过程几乎显得十分神秘。

  在宗教与科学中都会发生顿悟,当一个人第一次突然理解了一项新的教义,那将是一个奇异与兴奋的时刻,会有一种欢欣鼓舞的感觉。当一个科学家做出一项发明时,也会同样的激动。

  科学与宗教都会做出预言,《圣经》包含有灾祸降临和许多其他事件的预言,比如《旧约》预言救世主的出现,科学则企图预言物质在未来的运动,如球体、火车、飞机、波、行星、导弹、分子和电子。人们通过自然规律做出这些预言,当一个新规律被发现时,预言会显得很神秘。最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预言就被普通人看得很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能熟悉这样的新现象并自然地接受它们。

  也许很少有人会认识到,科学对信仰所起的作用相当之大。最简单的例子发生在中学和大学,学生们阅读课本,被告知科学真理及结论。学生们通常接受他们所读所听的一切,这与是否做过使其信服的实验无关。科学研究也类似,个人做实验,推理计算并在杂志上发表结论,其他科学家只需阅读杂志,通常不做进一步证实便接受他们所读的东西。有时一个或几个小组会做一项验证实验,甚至在这样的情形下,科学界的大多数人也不会做任何明确研究便接受前人的结论。科学家们基于信赖接受他人的工作与结论,他们彼此信任。

  关于最初的宇宙及尺寸小于一百亿分之一米的物理特性的猜想,依据是包含所有自然规律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律”这一术语不是物理学家们所使用的,然而,这一概念存在于超弦理论及“万有理论”之中。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普遍规律也许是《圣经》中“黄金规则”的对应物。

  与宗教一样,科学也有它自己的“牧师”,这便是普通的科学家和解释知识的教师。在科学课上学生们被告知要相信什么,而大多数学生会相信他们被告知的一切。和宗教一样,科学也有自己的圣徒,那便是做出巨大科学贡献的伟大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受到科学信徒的“崇敬”。这些著名的科学家及其成就被载入史册。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和其他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名字已被刻在纪念碑上以供后人仰慕。

  科学因其有用而存在,在中世纪,炼丹术和化学无甚区别。不成功的炼丹术作为一门科学而消失,而成功的化学却流传了下来。宗教的存在是因为它给生前和死后都赋予了意义,它提供道德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的精神支柱,甚至那些不相信宗教的人必须承认宗教对人的心理有益。

  科学有用是因为自然似乎是依循一组普遍规律运行的。当一名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预期的结果,他会因看到自然服从规律而满足。技术装置有用是因为它们背后的科学在起作用,也是因为自然确实遵从自然法则。

  今日的科学在我们生活中已如此普及,以至我们习以为常地接受它的成就。我们经常忘记甚至像灯泡这么简单的东西是科学的产物。没有电视、汽车或计算机,我们许多人便不能生活。现代医药已戏剧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充满了今日的世界,这与宗教在中世纪及中世纪以前的情形非常相似。

  由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这些相似性,也许可以将科学视为一种宗教。对某些人来讲,科学可作为理解自然和决定行为的框架,科学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助手。

  作为科学如何处理问题的例子,看看科学是如何看待“死后生命”的。依照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一旦个体死亡,生物过程即开始终结,腐烂开始出现。最后尸体会解体,其分子将发散。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这个人并不是活的,不存在任何“死后生命”。对于死者,只有虚无: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只是纯粹的虚无。然而,却有一种“死后存在”。一个人仍作为一具腐烂的尸体而“存在”。尸体可能成为其他生命形式(如细菌)的寄主,它甚至会成为动物的食物或植物的肥料。最后,一个人不是作为统一体而是作为分子和原子发散到宇宙中而存在,这就是科学对死后生命的解释。

  在科学中,是什么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是自然,自然是万物存在的一种抽象,自然无处不在,自然通过时间和偶然创造了生命,自然的领土是宇宙,它是全部。如果“上帝”一词替换成“自然”,那么《圣经》之创世纪第一章便多少有了些科学意义。以类似的方法,读者会发现,用“上帝”替换“自然”,“自然的”替换成“神圣的”,《爱因斯坦的圣经》的某些部分也会获得宗教意义。

  与《圣经》一样,《爱因斯坦的圣经》分为两部分:《旧约》与《新约》。《旧约》是历史,它讨论宇宙的创造,星系及太阳系的出现,讲述地球的进化与生命的发展。一些章节被完整包括进来,因为其目的在于讲述自始至终的整个历史。虽然《新约》涉及某些近期历史,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和人的科学知识,它陈述了物理学定律、化学规则并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它以现在科学家们的理解,编入了关于世界的信息,披露了物质的基本构成。

  出于完整的考虑,《爱因斯坦的圣经》在两处列举了事实。这与《圣经》民数记并无太大区别,在民数记中列举了以色列之子的名单。读者只需大致浏览,除非有特殊的需要。

  在《爱因斯坦的圣经》中,隐喻有时代替了复杂的物理学概念。这种形式可能会有异议。然而,一种可理解的隐喻,也许胜过常人不可理解的精确科学术语。

  在叙述宇宙历史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描述现在并不存在的事物。其中有一些类似于今日的事物。在这种语境中,我们用“原”这个前缀来表明“在此之前存在并演变成此”。下面是若干例子。原恒星是一种紧密浓缩的气体,其核燃料将在几百万年后燃烧而产生光线。原恒星产生光线后,变成了恒星。原非洲是几亿年前存在的大陆并最终变成非洲。原人类是猿人或者猴子。原则上,前缀“原”几乎可加在任何名词之前。

  《爱因斯坦的圣经》通常使用物种的名称来指代个体成员而不是动物种类。“人”几乎总是指人类而非纯粹是指男性个体。

  《爱因斯坦的圣经》应反复阅读:读得越多,发现也越多。《新约》中的知识为《旧约》的《创世记》提供了理解基础。《爱因斯坦的圣经》是读者了解广泛的科学领域的一个绝好机会。研读此书的读者将获益良多。

  《旧约》和《新约》是互相关联的。理解过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在。同样,理解现在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过去。事实上,地理演变的历史主要是从对今天发现的文物与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来的。举另外一个例子,对宇宙的观察是现代科学家利用现在的理论与实验来达到的。20世纪所获得的物理学知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大爆炸之后所发生的种种事件。

  对自然历史的再现类似于罪案的调查,证据是可以获得的,必须一丝不苟地收集和检验,从证据可以引出结论。在这里,警官、侦探、验尸官和检察官被称为地理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宇宙学家。例如,在考察地球与生命进化时,证据位于沉积岩中,化石就像指纹,远古动物的脚印,像犯罪现场的脚印一样,指明了个体是如何运动的。一片贝壳指示了一层沉积岩的年龄,恰似一块被损坏的钟表固定了一场现代罪行发生的时间,放射性同位素分析表明了史前动物存在的时间长短。对被谋杀者进行尸体解剖揭示了其死亡时间及其原因,同样,对已灭绝生物保存下来的软组织的解剖也会揭示出许多信息。DNA测试不仅被用于刑侦案件调查,同样也被用于测定生命的进化树。通过DNA分析,可以判断物种是如何进化的。利用这些手段,可以判断人类的祖先是非洲类人猿,而不是亚洲类人猿。

  科学文献已经断断续续告诉我们世界的起源,《爱因斯坦的圣经》则讲述了从始至终的全部故事。写下即将展开的历史是容易的,故事线索无须发明,你只需去看去听,去看见和听见宇宙所讲述的一切。你只需去“感觉”原子和原子核,只需去检验生命的细胞。你只需去阅读岩石,只需去理解星星中的信息。因为故事写在分子的微观世界中,故事写在地球上,故事写在天空中。

  你能感受原子,抚摸岩石,倾听天空,你也能阅读和理解。

  新 约

  新约之第一书,称为

  大地有人

  ??????????????

  于是在时间中画下了一条线

  第1章:南方古猿

  于是人脱了猿形

  使其掌管地上的羊群

  时为500万年前,非洲丛林里,树木努力向高处生长,藤蔓缠绕着树干,灌木丛生,杂草延蔓。丛林中充满了生命,从聚居在小土堆中的小蚂蚁,到摇晃着长长的鼻子到处徜徉的巨大象群。地上的动物是自由的,它们爬树,觅食,自由地漫游。色彩奇异的鸟在树枝间飞跳,长颈鹿伸长了脖子摘取树叶,鳄鱼在沼泽中寻猎,抓耳挠腮的猴子在树上喧闹着跳来跳去,孤独的狮子在荒野中游荡。

  这时一场席卷整个中非东部的暴风雨从云中倾泻而下,雨打在树上,打在地上,一直持续到傍晚才停止。第二天,太阳升起,最后几片云彩也消散殆尽,太阳烧烤着大地。水蒸气从各处升起,缭绕在绿色植物周围。在丛林的阴影中,雾气凝聚并变得浓密,一阵柔和的轻风吹动雾气,使它像漩涡一般旋转。穿过蒸汽弥漫的丛林,一个猿似的生物出现在一片开阔地上,这是一只雌性原类人动物。当她展开双臂迎接早晨的阳光时,胸脯上的毛就暖和起来。随后她转身离去,消失在丛林深处。

  早晨的太阳一点点升上天空,雾气散尽,大地变得干燥,空气新鲜。

  这个雌性原类人动物已不同于第三纪中新世的原类人动物,她在地面度过的时间要多过在树上的时间。奔跑时,她四肢并用,跑得又笨拙又缓慢。但她在行走时,只用后肢。两条前肢在体侧悬摆着。

  那夜,她在一根结实的树枝上安然睡去。一束宇宙之光从太空射出。这光穿过云层,射向地球并击中她子宫里一枚卵细胞中的一段DNA,当这段DNA复制时,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基因中的某种变化完成了。

  许多个月过去,那雌性原类人动物生产了,她把新生儿抱在怀中哺育他。

  许多年过去了,新生儿长成了健壮的青年,但他与他的母亲稍有不同,也是长臂短腿,嘴和下巴向前突出,前额向后倾斜。他拥有一副类人猿的躯体,他的脸像一只大黑猩猩,他的牙齿和颅骨比母亲的要大。他是个更像人的动物。而他的后代也将具有这些特征。

  就这样在肯尼亚,发生了原类人动物进化成类人动物的事迹,这最早的类人动物有一个名字,叫南方古猿。但南方古猿不是类人猿,南方古猿是猿人,他部分是猿,部分是人,最初的南方古猿更像猿而不像人。

  南方古猿的数量增多了,但在500万年以前,南方古猿的数量仍然很少。

  雄性南方古猿体重大约40公斤,身高约一米以上,而雌性南方古猿更小一些,要矮上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些猿人的大脑只比类人猿稍大一些。

  在东非的一片丛林中,一个猿人伸开双臂用手抓住一根树枝,他一下子就折断了树枝,然后剥掉短枝上的叶子使它成了一根棍子。他跪在地上,垂下双手握住棍子,他开始挖掘一棵植物周围的泥土,抓住这棵植物把它拔了出来。这植物的根很脏,猿人把根擦净然后吃掉。

  在另外一处开阔地上,一个猿人把一只坚果放在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他右手抓起一块圆石砸了下去,圆石击中了坚果,果壳裂成碎片。

  一个雌性南方古猿一边走一边注视着地面。她发现了一块尖锐的小石头,把它捡了起来握在一只手中。她的另一只手握着一只新鲜的水果,然后用尖石划破果皮,并剥去果皮吃掉了多汁的果肉。

  几万年过去,南方古猿在自然进化:他们的牙齿变得更加有力,因为他们很多时间都在咀嚼坚硬的果实、块茎、坚果和根。在行走时,他们又向后倾斜了一些。脚上的大拇指与其他四趾更靠近了一些。他们奔跑时已经用两条腿,而不是四肢并用了,于是他们的手空出来做其他事情。这样在前后左右移动时,南方古猿看上去与从前略有不同。

  南方古猿在许多方面使用双手去爬树、挖植物根、抓坚果、剥果皮、除去树叶、抛石头、拿食物、与同伴握手。由此使手指更加灵活,而拇指变得更有力更易于前后活动。

  南方古猿穿过树林寻找坚果、豆荚、浆果、植物和种子,他们最喜欢的是水果。他们常常爬到树上采摘香蕉。

  有一天,一男一女两个猿人偶然穿过丛林,附近一只狮子蹲在灌木丛后。偶然间,那男猿人转过头发现了狮子的鬃毛,发出低低的一声呼喊并用手指点着,那女猿人急忙奔向最近的树。狮子跃出来,男猿人的嘴在一刹那大大张开,嘴唇向后撇,露出硕大的白牙。发出一声凶恶的号叫。受惊的狮子停住,女猿人迅速爬上了树,那男猿人转身就跑。狮子再次跃起,男猿人爬上树,狮子跳跃着挥舞它的利爪,但男猿人已爬到狮子够不到的地方。

  就这样南方古猿利用大脑解决了防御与食物的问题。

  现在猿人与类人猿分享丛林。类人猿的数量比猿人多。这两种生物的身体特征和面部看上去大致相同,类人猿的背向后隆起,它们跳跃时使用手臂与膝关节,而猿人则以两腿直立行走。

  而那些大脑稍大一些的南方古猿,能更好地利用棍子和石头,发明了各种不同的觅食技巧,学会了各种随机应变的方法避开鬣狗、狮子、豹、豺、野狗。大脑发达的南方古猿寿命更长,交配得也更多,子嗣也越来越多。而大脑较小的南方古猿成了捕食者的牺牲品,挨饿且交配更少,于是它们的数量变得稀少。在几百万年之间,南方古猿的大脑变大了一些。

  那些强壮的南方古猿过得也更好一些,在食物不足时,他们为了食物征服其他猿人,他们可以更好地防御地球上的捕食者,于是较强壮的南方古猿数量变得更多。时光流逝,较小较弱的南方古猿数量更少了。

  50万年过去,南方古猿已从肯尼亚扩张到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在埃塞俄比亚住着一个叫“露茜”的猿人,露茜活了40年,死后她的骨头被埋入地下。有幸的是露茜的颅骨和骨头留存至今。1974年,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出她的遗骸,从骨头上可以得知露茜的样貌。在附近另外13个与她一样的遗骸也被发现,因为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将被称为“最早的家庭”。

  时间如梭,300万年前,南方古猿已迁移到非洲南部。现在他们的头更圆更大了。与最早的南方古猿相比,脑髓已增大了1/10,有450立方厘米。脖颈更细,鼻子变小了,但鼻子仍相当之大,牙齿与人类的牙齿更加相像了,但嘴和下颚仍像类人猿一样突出。

  又50万年过去,在非洲东部和南部,南方古猿在进步,生存斗争使肌肉更发达,体型更大。与他们的身材相比,他们的大脑并不太大。他们行走时,已接近直立。但他们仍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搜寻死动物吃,用棍子挖掘,用石头砸坚果。再过100万年左右,这个种族灭绝了,除了骨头什么也不会留下。

  第2章:能人

  地上要有人类。

  让他统治海中的鱼,

  空中的鸟,

  地上的牲畜,

  并地上潜行的一切爬虫。

  事即这样成了。

  时为200万年前,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南方古猿的颅骨体积增大了,颅中有650立方厘米的脑髓。这“更聪明的南方古猿”有一个新名——能人,意即“灵巧的人”。

  能人的颈部肌肉与类人猿一样有力,他的前额向后倾斜,他有着突出的颧骨,浓密的眉毛和一张毛茸茸的脸。但是这种猿人更像人而不像猿。与南方古猿相比,他的下颚没有那么突出,他的前齿更小更薄也更锐利,这更利于撕咬,他的双手也更熟练了。

  能人住在大地上僻静之处,很少爬树。有时他们在野外搜索被食肉动物杀死的动物,他们拿起新近被杀死的动物骨头,用石头把骨头砸开,然后吃其中的骨髓。

  5万年过去。

  一个能人用两只强壮的手,把一块沉重的石头举过头顶,小心地把它搬走、丢下,石头落在埋于土中的一大块平石上,沉重的石头撞成碎片。在碎片当中,有一块有着锋利的边缘,他拾起这块碎片把它当成工具,能人已用石头造出了工具,这个时期标志了石器时代的开始。

  第3章:直立人

  他们离开非洲,

  进入足迹所至的他乡。

  漫游在沙漠中,群山间,

  也入溪谷洞穴。

  160万年前,在东非,能人终于向后倾斜并能完全直立行走。能人有了一个新名,直立人,意即“直立行走的人”。

  那直立人是当时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灵,他的大脑是南方古猿的两倍。和现代人一样,直立人的头更小一些。与类人猿相比,他的脸不再突出,其轮廓是半个椭圆,从眉毛到嘴唇大体垂直。他的后齿更小,与现代人一样。但他的嘴唇肥厚,有些突出,鼻子又宽又扁,前额仍很小,略微后倾,眉骨粗大,从头到脚有深棕色的毛发。这种生灵为人猿。

  直立人吃鸟蛋、鸟和乌龟、植物、包括老鼠在内的小动物、哺乳动物的死尸、蜈蚣和蝗虫这般昆虫、水果、鱼、浆果、坚果并植物根。

  10万年过去,有一日,一个直立人从树上折下几根大树枝,把它们堆成一堆。另一直立人从堆中取出一根树枝,除掉小叉和叶子,树枝成了三米长的树干,第三个用手中的石头把树干磨光。到此,直立人已工作了一早晨,到了中午,他们有了一堆树枝和四根树干。他们把树枝和树干拢在一起,向丛林走去。

  那三个直立人来到一个洞穴前,那里有4个女人和5个孩子在等待,树枝和树干被放在一堆拳头大小的圆石旁边。

  刚到下午,人猿们就收起工具:三个男人拾起树干和一些石头,两个女人尽可能多地抱起树枝,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离开了洞穴。

  在丛林中,他们走了整整一个下午。刚好在日落之前,他们发现了一只猎豹,猎豹已杀死一头绵羊。绵羊的咽喉还在淌血,猎豹正在咬绵羊的脖颈。两个男人把圆石放在地上,躲在茂密的树枝后,女人们在前,两个男人站在女人后面握着4根树干,把它们穿过树枝向前伸出。第三个男人等在后方,手里拿着拳头大的石头。

  这5个人蹑足前行,女人们摇动树枝,男人们大声叫喊,猎豹抬起头好奇地张望。这时后方的男人抛出一块石头,几乎击中了野兽。猎豹惊得后跃一步。树枝和树干又前进了一点儿,第二块石头抛出,击中了猎豹的爪子。猎豹咆哮起来,露出尖利的牙齿。后方的男人抓起地上的石头向猎豹投去,女人们更猛烈地摇动树枝,男人们凶猛地叫喊,前后刺戳着树干。猎豹四肢抓地向前走了两步作进攻状。又一块石头抛出,击中猎豹的身体,猎豹呻吟着跑开了。

  死绵羊被拖回洞穴,就在洞穴外面,一个直立人用一块边缘锋利的石头,把绵羊切开,血滴在地上。在接下来的三天中,人猿们吃着生羊肉——他们并不经常吃肉。

  一个直立人把整张羊皮带到附近的溪边洗净,带回洞里,放在其他兽皮旁。

  夜幕降临,直立人撤回洞穴。女人们收集起所有树枝,成一堆放置在入口处,洞穴几乎被封住了。羚羊和绵羊皮铺在地上,所有的直立人躺下,开始入睡。

  20万年过去。6个直立人出发步入丛林,带着一些木棒和两块大石头。他们穿过浓密的树林步行了半个小时,最后有一个人发现了一头野猪,他触碰其他人的肩膀用手指点着。于是这6个男人小心翼翼地前进,在毫无察觉的野猪周围围成一圈。领头的举手发出信号,6人向野猪冲去。那野猪飞快地乱跑,一根棒子击中了它的脑袋,野猪发出一声尖叫。第二棒打在了它的脖子上,晕头转向的野猪试图逃走,这时又一根尖棍捅入了它的肚子,野猪号叫着倒下。在它再次站起来之前,另一个人用双手把石头举过头顶用力砸下,击中了野猪的脑袋,野猪死了。

  那直立人很少为吃肉而猎捕动物,大多数小哺乳动物跑得太快,其他的如大象、河马与犀牛又太大了,而猴子、猿和松鼠又可以爬到树上逃生。

  有一族25个直立人住在一洞穴中,每晚,为决定谁睡在洞内,彼此咕哝、推搡,有时甚至互相打斗。通常,最强壮的那些睡在洞内,而其他的则不得不睡在外面。一天,一个男人在两天的丛林旅行中归来。他跳上跳下对其他人咕咕哝哝。第二天拂晓,10个男人带着几根树干和许多沉重的石头离开洞穴,黄昏时来到一座山上,弯下腰,蹲在地上。下面有一个洞穴,洞穴前一些南方古猿或走或站,或坐或吃。10个人一直等到天黑,然后蹑手蹑脚走下山,来到山洞入口。他们悄悄地走进山洞,7个南方古猿正在洞内呼呼大睡。10个直立人中的7个在南方古猿身边站好位置,每人把一块大石头举在头顶,其余三人握着杆子,待领头的点了一下头,石头便砸在南方古猿的头上,在梦中他们发出尖叫。石头一次又一次砸中他们的头,树干刺入他们的腹部,血从几个死者头上滴下,从其中一个的腹中溅出,树干一次又一次刺戳。

  四天后,其他16个直立人到达。他们举行庆祝,南方古猿的肉非常好吃。一些直立人搬到南方古猿的洞穴中留下,部族分裂为二。

  一些直立人来到一条溪水旁,赤裸着没有任何蔽体之物。他们弯下身,把清澈的溪水掬在手中洒向天空,水珠在阳光中闪耀。他们把水洒在自己身上,用这溪水洗浴,这是最纯净的水。

  东非其余的地方,直立人在狩猎。这些地方,南方古猿成为直立人石头与杆棒下的牺牲品。虽然有的南方古猿有比直立人有更强壮的肌肉,但没有武器,跑得也不很快,他们也不太大,也不会爬树。属于南方古猿的洞穴被直立人占领。5万年之后,东非的南方古猿消失了。

  别处的南方古猿数量亦在减少。随着数量的减少,南方古猿终于灭绝了。

  人与猿没了联系,

  头脑与体力竞技,

  大脑终获胜利。

  在更新世的剩余时间中,大脑继续获胜。直立人的数量大大增加,直立人开始迁徙,从东非,向南进入南非,向北进入北非。在10万年中,他们游荡到中东。在另外10万年中,他们冒险涉足东南亚。在公元前100万年,他们抵达了爪哇。

  第3页 :新约(2)

  第4章:工具

  于是自然在大地中留下

  古老过去的刹那。

  一个直立人把一块坚硬的扁平石头放在地上,抓起一块石英石,把它砸在扁平石上。石英石碎裂开来,他选中了那些有着锐利的边缘的石片。

  这是100万年以前,一个直立人左右手各握着一块石头,然后用右手的石头砸左手的石头,一个碎片崩裂下来,这个碎片的一面是钝的,而另一面却是锋利的,这个直立人是最早制造工具的人之一。

  几十万年过去,一个直立人拾起一只死瞪羚的腿骨,用一块锋利的石头修着骨头。在骨头的一端变尖之后,他把它与其他削好的骨头堆成一堆,然后他拾起两块燧石,快速地互相敲击,一大片扁平碎块裂下来。它的一面是锋利的,而另一面是光滑的,碎片非常合手。在他身旁是几堆工具:有石制的,有木制的,有骨制的。

  这样便有了石斧、石刀、研磨用的块状石、凹形刮削器、尖头木棒和带两个叉尖的骨头。至于制造工具,他已是同类中的行家,他甚至能用某些工具来制造其他工具,他是第一个工具技师。

  于是原始的工具交易开始了,石制品的制造成了一项“有价值的手艺”。

  20万年过去,家用工具的制造得到了发展,许多工具更加精致小巧。直立人用燧石和木头造出了形状很美的刀、斧和刮削器,他们有许多制造工具的工具。直立人在大石头上凿出洞,并用这种粗糙的盆用来盛放东西,他们也用动物的皮和骨制成工具。

  狩猎用具的制造也在进步,这时直立人已造出斧子,一块两面锋利的石头。现在离给斧子加一个短柄的时候已经不远,这便是斧柄。这样的斧子将用于砍伐、切刮、狩猎及其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棒做得更直更尖,这样的矛既可投掷又可刺戳。

  有一个直立人在林中狩猎,他发现了一只大啮齿动物。他把斧子举过肩膀,他的手腕一抖,石斧旋转着飞出,消失在那啮齿动物身后的灌木丛中。那受惊的动物跃起,跑掉了。对于这个直立人来说,这真是倒霉。有时斧子会从目标旁边飞过,有时它会击中。

  第5章:直立人更加聪明

  从中东,直立人冒险进入欧洲。在南亚,直立人漫游到中国北方,被称为北京人。

  现在直立人的脑容量已经扩大,他的脑髓是1100立方厘米。直立人的孩子经常叫喊着玩游戏,他们不知道这些游戏可以训练他们的大脑。

  有一天在中国,一场雷雨席卷了海岸,闪电击中了一棵树,树上冒出了火焰。当雨止云收,树干仍在燃烧。一个直立人拿来一些树叶将其堆做一处,然后他从树上折下一根小树枝将一端伸入火中。树枝开始燃烧,他把烧着的树枝移到树叶堆前。当他把烧着的树枝放在上面,底下的叶子开始燃烧。他好奇地观察树叶堆发出红黄色的火焰。5分钟过去,火几乎烧光了叶子。他去收集其他的落叶,把它们放在燃烧的火堆上。火焰在他的眼前蹿起来,他感觉很好。他明白了一些什么,他觉得火像直立人一样,正如他和他的同伴需要吃东西,火也需要吃东西。但是直立人的食物不同于火的食物,火吃的是植物、叶子和木头。

  现在他已创造了一种“理论”,他的理论是火需要食物并且必须不停地喂养才能活着。他的想法解释了为什么火会生和死,但是他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火(正如人在后来会了解的)不是活的。于是他成了一位原科学家,或最早的科学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部落也获得了火种。

  现在一些部落沿溪畔湖边露营,他们总是有几堆火长燃不灭,女人和孩子不断地收集树叶、植物和木头来喂给火。对于直立人来说,火苗是神奇的。夜里他们坐在火边,火光反射在他们脸上。火似乎阻止了捕食者的靠近。如果一只挑衅的野猫走近来试图咬死一个小孩,一个男子会挥舞一根燃着火焰的树枝。尖叫和几块准确投掷的石头总会吓走这样的捕食者。有了火,直立人安全地远离了野狗野猫的威胁。有了火,他们不再需要留在洞穴中与僻静的居住地。有了火,他们在冬天不再寒冷。有了火,他们在稍冷一些的天气里可以搬到居住地去。

  他们绕着火堆跳舞,发出咕咕哝哝的声音。有时,他们不用木头而用一只动物喂着火。既然肉是他们爱吃的,肉也应该是火爱吃的。他们似乎崇拜火。对于他们,火是一个神明。

  有一天一个直立人急欲吃东西。他走近一处已被抛弃的宿营地,火仍在那里闷燃着,火中有一只烧着的动物。他用一根棍子把动物翻了个个,然后拾起来。可是它是烫的,他丢下它甩着手,等了几分钟,他知道喂给火的食物,如木头,最终会冷却下来。当他第二次拾起那动物时,它不烫了。他吃了肉且味道非常之好。后来,这个直立人便故意把死动物投入火中,因为对于他,烤过的肉味道更香。

  不久,其他直立人也发现某些食物烤熟后更好吃。他们烘烤种子,有时烤坚果。他们虽然吃的多半是植物与水果,但烤熟的肉是他们最爱吃的,于是他们开始更频繁地狩猎。

  火就这样给了直立人,如果他的手冷了,火可以取暖。火可以安在棍子上成为火把,火把挥舞起来,使野兽害怕,不得近身。

  第6章:人类

  大地上的第一人

  仿佛有一只神秘而朦胧的手掠过地球,生存竞争与进化带来了变化。这便有了直立人身体的改变:他头部的骨骼变得更轻盈也更精致,下颌骨变轻,更为精致,前突的眉弓消失了,头部更圆更精致,牙齿更小更为专门化,脑壳更像球体,容量更大,却又薄又轻。

  直立人的身体还有了其他变化,前额和下颏向前突出,面部轮廓基本上是垂直的,鼻子不那么扁平了,而是更尖更精致,向前伸出。颈部的肌肉已经缩小。在最近几十万年中,直立人一直很少咀嚼,他们使用工具代替牙齿进行撕咬,所以下颚的肌肉虽然仍十分有力,但已经变小。

  直立人的手指异常灵活,它们可以像拿钢笔一样握住一根细枝,随心所欲地操纵,用这样的手指和手可以造出更好的工具。

  缓慢而稳步的进化已使直立人成了“新人”。直立人更聪明了,便有了一个新名字——智人,这个名字的意思为“智慧的人”。这是40万年前,人终于是人了。

  要庆祝这新的创造,

  某处歌声在缭绕。

  丛林中站着那最初的夫妇,男子叫亚当,女子叫夏娃。夏娃之所以叫夏娃,是因为她是男人之母。近处,一条蛇蜷缩在果实累累的树枝间。

  亚当和夏娃有了许多儿女,他们是第一代。在那些日子里,男人和女人都赤身裸体,没有羞耻感。

  这些古人听到自然的召唤:“去到荒野中让你们的种子增加一百倍。”古人如是做了。

  当10万年过去,制造工具的技艺进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古人把一块结实的平石放在地上——这是块砧石。他用右手拾起一块结实的长方形石头——这是锤石,用左手抓起一片燧石放在砧石上,垂直地敲打着燧石,碎片迸裂开来。他选中了一块大碎片,然后把锤石放在一边,抓起一块一端呈V字形的石头——这是凿石。用这个工具他反复地凿击那大石片,削掉小石屑。最后,他拿起一块尖石刻下一些刻痕。当他做完,燧石片便成了一把刻得很好的斧子,非常锋利。

  几十万年之后,木头和石头组合到一起,有了一端安着石斧的木矛,有了带花岗岩锤头和木柄的锤子。现在,现代人用金属替代了木头和石头。最后,弓和箭将出现。在一段时期内,这样的武器将控制世界。在全新世,更复杂的武器将会出现,它们将统治世界。

  在一处宿营地,一堆火苗突然熄灭了,留下的是炽热的余烬。一个古人在这将熄的火畔上堆起叶子和木头。他拾起两根带叶的短树枝,把它们编成一把树枝锹,用这把树枝锹,铲起一些余烬,运到树叶和木头堆旁。他跪下来吹着那余烬,它们炽热变红,不久树叶开始冒出火焰,于是营地中又燃起了一堆新火。

  第7章:词语

  太初有言。

  那是更新世晴朗的一天,一个部落的女人和儿童们坐在洞穴外的阳光下,一个婴儿向树林爬去,她的母亲站起来叫道:“呐,呐,呐。”她前后挥着手,孩子爬到了一丛灌木后,母亲急忙赶过去把他领回来。

  这样古人似乎学会了为他们发出的咕哝声赋予意义。

  这只是时间问题,声音将变成信号。信号将变成词语:“Ya”将代表接受,“na”将代表拒绝,而“aahh”将表明痛苦,“mama”将代表母亲,“dada”将代表父亲,等等。最后,词语将组成句子和言语,人类将通过声音进行交流。现在的书写将在以后出现,正式的书写语言直到全新世才会形成,它将以一个人用小棍在泥地上做标记开始。起初,这些标记看上去像他们所描绘物品的图画。这些最早的象形文字将是向词语对词语交流迈进的巨大一步,以后,抽象概念用于表达。最终的书写词语将出现。

  第8章:遍布四方的人

  尔必遍及西方,东方,

  北方和南方。

  子嗣如尘繁茂永昌。

  古智人的进化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时刻相继发生。在公元前40万年,有沃特斯佐洛斯人(Vértesszollos)住在匈牙利,斯旺兹肯姆人(Swanscombe)住在英格兰。从公元前40万年到公元前7万年,奥姆人(Omo)和其他人居住在东非。古智人在进步:从公元前17万年到公元前4万年,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占领了欧洲、西亚和中东。肌肉发达的尼安德特人学会了在更新世寒冷多变的气候下生活,他们在洞穴中使用火。

  然后大约在公元前8万年的非洲,有些古智人肌肉变小,骨头变轻,现代人诞生了,被称作“智慧人”。智慧人繁衍、扩张并定居在全非洲,迁移入中东。从那里,他们向西进发,这是人类种族区分的四个方向之一。于是,在公元前45万年他们进入欧洲,在那里他们被称为克罗马努人(Cro-Magnon)。“文化革命”便发生了:克罗马努人制造雕塑、雕刻,把动物画在洞壁上,地球有了最初的艺术。克罗马努人奉行神秘主义并举行宗教仪式。他们精心掩埋死者,有时在墓茔上放鲜花,于是地球有了最初的宗教种族。从中东开始,智慧人向亚洲漫游,遍布欧亚各个角落。他们横越寒冷结冻的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北部,继续向南,穿过中美然后到达南美。耸立的高山,蜿蜒的溪流,多风的平原,到处都是人——人遍布四方。

  第4页 :列王纪

  列王纪

  列王纪之

  前言

  ??????????????

  人来自泥土,

  人由口鼻吸入生命之气,

  人是活着的灵魂。

  今天,人的精神与技能都得到发展。精神领袖与导师启蒙信徒的心灵,他们带给尘世另一种光,此光不同于物理世界的星光、灯光,此光为宗教之光。

  宗教之光不同于科学之光,科学之光丰富人的头脑,宗教之光启迪人的心灵。那些混淆这两种光之人,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

  宗教的兴起与传播都很自然。起初,火在人看来,也是神秘之物。他们将火赋予特别的精神含义,上帝之火也由此产生。太阳的升落对人也是一个谜。因而,人也赋予太阳以精神含义。由此,有了太阳神。人对月球也作如是说。人还需用神灵解释风云的变幻,这样就有了许多神。

  后来人建了神庙、教堂。人在这里祈祷、求愿。

  再后来,在地球上出现了伟大的宗教导师。他们是摩西、佛陀、基督、穆罕默德。在本书,我们讲述两位宗教导师的故事。

  列王纪之第一书,称为

  佛陀

  ??????????????

  如是我闻。

  这是亚洲人的精神领袖佛陀的故事。

  第1章:佛陀的早年生活

  公元前6世纪的迦毗罗卫国,有一对富有的国王和王后,他们的名字是净饭王和摩诃摩耶。那是转世被当作教义接受的古代:没有人真正死亡,死亡即再生。

  摩诃摩耶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头美丽的白象。她的身体张开一个洞,白象通过她的体侧进入体内。

  第二天,她问祭司:“这个幻象意味着什么?”他们对她说:“你将有一个儿子,你的儿子将面临两条道路:他或为人君,或为人师。像一条分岔的道路,这两种命运将呈现在他面前,有四个迹象将向他明谕要走的路。”

  9个月后,在公元前563年5月的一个满月之日,在一个绿色花园的阴凉处,摩诃摩耶分娩了——她贡献给世界一个儿子。

  国王最年长最智慧的星相家阿私陀来看望新生儿,阿私陀仔细在新生儿皮肤上察看能说明问题的种种迹象。突然,阿私陀的脸焕发出光彩,他狂喜得不知所措,因为皮肤上的图案预告了这个男孩将成为一个佛陀。但随后一层阴云蒙上了阿私陀的面容,他哭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王子成为佛陀前的一瞬间即是他的死期。

  阿私陀向国王报告了他的发现。阿私陀和国王在这孩子面前跪下、祈祷。

  5天后,祭司们被召集来为孩子取名字叫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他的姓是乔达摩。在众祭司中有8个识别身体胎记的专家,这8个人仔细察看了孩子的皮肤。有7个人为悉达多的命运做出了预言:如果他留在家里,他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但如果他离开宫殿他就会成为一个佛陀。但第八名祭司康达纳说,悉达多毫无疑问将成为一个佛陀。

  两天后悉达多的母亲去世,她的妹妹成为悉达多的继母。

  几年过去了,有一天举行当年的丰收节,净饭王和他的大臣及农夫们来到乡野举行庆典。小王子悉达多也一同出行,他的侍女们在帐篷里照看他,当听见外面的欢歌笑语时,她们全都跑到外面嬉戏。她们的身心被尘世的欢乐所充满,又唱又跳又笑,有一个侍女记起了她们的责任是照顾净饭王的儿子,她们匆忙跑回帐篷,发现小王子坐在那里,双腿盘起,手放在膝上入定了。看见悉达多入定是件多么奇异的事!有人报告给净饭王。国王看见他的儿子像一个瑜伽信徒一样在那里入定冥思。第二次,国王在这孩子面前跪下祈祷。

  悉达多已长成了一个健壮漂亮的小伙子。他美若天神,其美貌使美女都相形见绌。

  净饭王不想让王子离开宫殿,他不忍心看到他的儿子,一个王子,像祭司们预言的那样,成为一个剃着光头四处漫游的修道者。净饭王决意使他的儿子成为一位皇帝,于是让悉达多与外界隔绝,不让他看到任何诱使他做一名僧侣的东西。

  国王为王子建造了几座莲花池,一个池中是红莲花,另一个池中是蓝莲花,还有一个池中是白莲花。悉达多穿着最好的衣服,他的仆人早晚侍奉他。悉达多吃最好的食物,在他进餐时,有女乐师弹奏演唱,美妙的乐音与歌声充满他的双耳。有三座宫殿为他而建,一座冬宫,一座夏宫,一座用于雨季。

  就这样,悉达多在奢侈中度过了他的青春,他没有看见乡村中农民的悲惨生活。

  在他的堂姐妹中,有一位花容月貌的美人,她的名字是耶输陀罗。在她16岁时,国王宣布举行一次技巧与力量的比赛,获胜者将娶其为妻。同样16岁的悉达多参加了比赛,但无人能比得过他,悉达多和耶输陀罗结婚了。

  第2章:四种迹象

  悉达多在奢侈安逸中度过了许多年,他有可爱的妻子、金钱和健康,拥有上千件个人财物,拥有美貌、魅力和个性,他擅长所有的事情,他拥有大多数人所谓的一切,在他的宫殿中悉达多幸福地生活着。

  但他仍有些缺憾,于是悉达多开始研究宗教。

  在29岁时,王子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有一天,他招来驾车的侍臣,两个人乘一辆彩车离开了宫殿。瞧,他们遇见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行走。悉达多问:“那人出了什么事?”他的侍臣说:“那个人老了,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变老。”除了赏心悦目的美景什么都未见过的王子,内心闷闷不乐。

  过了一段时间,悉达多再次乘车外出。这次他遇见了一个人躺在路上,这人病得很重,非常痛苦,可以闻见汗尿的恶臭。悉达多心绪不宁,问:“那人出了什么事?”侍臣说:“那人病了,所有的人都会生病。”

  在另一次外出旅行时,悉达多和他的驭手遇见一具尸体。悉达多问:“那人出了什么事?”侍臣说:“那人死了,到最后,所有的人都会死。”

  在第四次外出中,悉达多和他的侍臣遇见了一个剃着光头的人,穿着黄色的长袍。他的面容多么平静!悉达多感到很困惑,这个人怎么能在悲苦之中如此宁静?悉达多发誓解开这宁静与悲惨之谜。

  悉达多看见了一点光,他稍微觉悟了一点,他认识到最初三个迹象是人类苦难的象征。现在这一切尤其令人烦恼,因为受苦的确是件可憎之事,但是死后再生的生活仍是无尽的受苦,如此轮回,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可怕之事。

  于是悉达多问自己:“一个人如何能逃脱这诞生、受苦、死亡、再生、再受苦,直到时间尽头的无尽轮回呢?”现在悉达多还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那穿长袍的修道者知道。

  在回到宫殿时,有人迎上来告知王子好消息: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意为“桎梏”。这简直是个反讽,因为不久,王子就会打破他家庭的束缚。

  第3章:伟大的出家

  悉达多的精神与灵魂变得困惑不宁,他因人类的苦难而烦忧,他如此渴望找到一种结束所有苦难的方法。他的家庭生活不再带给他乐趣,夜里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他似乎拥有一切,但他的内心却在受苦。

  一天深夜,王子从床上起来,悄悄穿好衣服离开房间,在门口他回头看了看他的妻子和儿子。他将两次回头瞻望,这是第一次。

  这时其他人都在梦乡,他骑上他最喜爱的马——犍陟,离开了他的宫殿和家。奇怪的是,犍陟的蹄子没有在地面上发出任何声响,身后是他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净饭王的都城。

  就在太阳升起之前,他来到一条大河边,转过身望着父王遥远的城市,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头。他下马,抛掉王子的华服,穿上僧侣的长袍。重新骑上犍陟,他在桥边伫立片刻,望着如逝的流水,然后他穿过流淌的河水,用力摇动缰绳驭马驰去。

  悉达多向南行去,在那里他遇见了频婆娑罗国王,他惊异于悉达多的美貌和宁静。发现这位修行者是位王子之后,国王对王子致以国礼,并为其提供了一处精舍。但悉达多说:“我了解这些乐事,我正在寻找真谛,所以我必须离开。”于是国王说:“我祈求你,在你发现真谛后回到这里告诉给我。”悉达多同意了。

  第4章:寻求真谛

  悉达多离开国王去寻找宗教导师。他跟一位大祭司进行修炼,练习自修与冥思。一天,他进入了冥思,忘记了自我和灵魂,达到了初级的超然状态。这将是通往更高冥思状态的第一步。

  通过冥思,王子学会了达到一种“无物”状态。悉达多说:“大师,请教我更多的东西。”他的老师说:“你已经达到了我所知道的最高的精神与冥思境界,我没什么可以再教给你了。”

  极少有人达到“无物”境界,悉达多仍未满足,于是他离开他的老师去寻求更深刻的普遍真谛。开始了对高级觉悟的探寻,开始了逃离人类永恒不变的苦难历程。

  悉达多找到一个著名的冥思大师,悉达多学完了大师的全部智慧。一天,在入定时,王子忘记了自我和灵魂,周围的一切对于他都变得清晰透明,他已达到了“非想非非想”的更高境界。这种境界的确少有人达到,但王子仍未满足。他又离开冥思大师去寻求更高的境界。

  悉达多旅行到乡野,在丛林中漫游。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处宁静的自然环境——一片美丽的土地,有着可爱的树木、翠绿草地和一条清澈流动的蓝色溪水,他在那里过着隐士的生活。在那里他学会了新的冥思方法,他的自我修炼发展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这还不足够,悉达多灵魂的折磨虽然少了一些,但仍是在受苦。

  那时他偶然遇到5个修道者,他看见那个预言王子有一天将成为佛陀的祭司康达纳也在其中。悉达多加入了这5名苦修者的行列,并实践他们的修炼方法——禁欲、自我否定和冥思。

  因为缺乏营养他日渐消瘦,他的关节枯萎,背骨突出,眼窝深陷。肉体的这种悲惨要求他放弃和屈服,但他仍然坚持不懈,有6年他过着这种自我引导的苦修生活。

  一天,他失去了所有的意识,周围的人以为他死了。确实,他已从死亡的边缘经过。他苏醒后,获得了一个启示:他认识到自己已误入歧途,通往涅槃的路不经过苦修之地。偶然地,他步入了一片“荒原”,不知怎么他已经迷途,他脚下不是土地而是“流沙”,于是他后退了。

  王子放弃了苦修,他以正常的方式进食,他锻炼自己的身体以便可以更好地修炼他的精神。

  他的5个修道的伙伴,为他的改变而悲哀,失望地离去。他们离开绿树流水的土地,继续踏上苦修之旅。

  第5页 :列王纪(2)

  第5章:最后的觉悟

  就像太阳每天都落下,如夕阳每日沉寂,

  死者也这样离去。死者如斯别离。

  在太阳升起的早晨,早晨朝阳升起,

  人们再次出生。人转世生息。

  在悉达多菩萨35岁时,他坐在一棵无花果树下。他发誓不离开此地,直到解决永恒受难之谜。他在那里盘膝而坐,合掌向天,闭上眼睑。不吃不喝,他冥思了49天。

  魔罗——恶魔,来了。魔罗用许多方法试图打破悉达多的禅定,诱惑他误入迷途。首先,魔罗释放出一股旋风,卷起了树叶和尘土,悉达多前后摇晃但仍安坐不动;然后涌来无源洪水,汹涌的水流没到了悉达多的下颌,他仍没有退缩。接着大地颤动,颤抖的大地摇动了菩萨的躯体,但他的精神仍不动不摇。然后出现了三个穿着透明衣纱的妖艳女人,她们在周围诱惑地舞蹈,并做着自我介绍,她们的名字是激情、欢乐和欲望。她们在菩萨面前环舞,她们的影像却没有进入他的精神之眼。

  悉达多以十大德行保卫自己:智慧、努力、忍耐、真理、坚定、慈悲、克己、爱、道德与平和。

  悉达多听到体内有声音说:“看看你自己吧,你憔悴、苍白、几近死亡,你必须活着,生要强过痛苦,为什么要企求你无希望得到的东西?打破你的禅定,活下来!”这是魔罗的话。菩萨对他体内的声音说:“欲望是你的第一武器,厌憎宗教生活是你的第二武器,第三是饥和渴,第四是欲望,第五是懒惰,第六是恐惧和怯懦,第七是怀疑,第八是虚伪和固执,第九由称赞、荣誉和虚荣组成,而你最后的武器,则是对他人的鄙弃和对自己的拔升。任何软弱的人都无法战胜你的入侵,但只有摧毁它们,菩萨才能达至涅槃。如果退缩,我将被羞辱。在战斗中死去要胜过在失败中存活。”菩萨的思想像无数支利箭迸射出来。

  菩萨经受住了所有诱惑,战胜了所有进攻,在49昼夜的最后一天,魔罗恳求菩萨证明他的仁爱。菩萨以一拳击地,大地颤抖,像打雷一般。从轰鸣的大地中传出这样的声音:“我是他的见证。”

  魔罗溜走了。

  深沉的冥思降落在菩萨身上,仿佛降自天堂。他仿佛做了1000个梦,在每一个梦中都有一个不同人的故事,但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以这种方式,他重获过去生活中的全部知识,于是获得了前世的经验。

  在入定时他有一个幻象,幻象中有众多死者的幽灵。众尸飘向一条矗立着一道桥梁的大河,人群——成百万尖叫着的“尸体”——正在涌向那座大桥,他们像水一样流淌,这流水无止无休,幽灵般的尸体经过铁门。在第一根桥桩旁,他们的皮肤溶化。在第二根桥桩旁,他们变成血淋淋的肉。在第三根桥桩旁,所有的肉身融化成蒸汽。在下一根桥桩处,它们只剩下了骨头,但在每个人的肋圈中都有一点亮光。在最后第五根桥桩处,连骨架也消失了,在河的对岸只有闪光的小球。在菩萨的眼看来,这闪光的流水是一幅美丽的景象,它们像移动着的模糊的烛焰。沿河对岸的闪光小球在流动。它们飘向另一座桥。这样它们便从河的对岸来到了此岸。当每一个光点重新渡河时,闪光的小球开始缩小。在另一扇铁门前,每点闪光都变成卵形,缩小。在它们到达河的此岸时,在各个方向闪射出光华。

  菩萨获得了超人之眼,能看见人的前生与来世。

  菩萨看见了他精神与肉体上的不完美,便净化了他精神与肉体上的所有瑕疵。

  菩萨领会了四真谛,第一谛苦谛,痛苦是所有生命中固有的。从出生开始,它存在于疾病中并持续到老年,直至死亡。

  第二谛集谛,关乎苦难的来源,便是人的欲望。“当欢乐与激情存在,人认为那便是幸福。当欢乐与激情消逝,欲望便导致了苦难。今日口渴的人可以满足于一杯酒,但明天口渴又会回来。饥饿可以吃一些面包来缓解,但第二天饥饿又会重来,欢乐的渴求只能暂时得到满足。”这些是菩萨认识到的思想。于是生活便成了饥渴与欲望的无尽循环,生之欲是再生之源,再生之后将是欲望的再一次开始。

  第三谛灭谛,关乎苦的中止。“放弃欲望将使你克服你的渴望。克服了你的渴望你将自由。”这些便是菩萨的思想。

  第四谛道谛,描述了通往消除欲望的道路,为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遵从八正道便会根除欲望,一旦欲望根除,人将从苦难中获救。

  菩萨看见了光,他看见了全部的光。他已解决了永恒受难之谜,他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能使人摆脱苦难。顿悟之后,他成了佛陀。

  现在为使自己摆脱苦难,佛陀乔达摩继续冥思,通过冥思他走上了正道。

  在另一个49天之后,佛陀双腿伸开手腕放在膝上,他深深地呼吸着。一阵深深的轻松通透全身,他有了另一次超觉入定。他的皮肤,消融了,他可感受到他周围的存在。在某种感觉中他的周围就是他的皮肤。然后他的肉体消融了,他的肉体和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他和自然合而为一。他存在的领域在增长,他的精神天体般扩大,他感觉到了宇宙的外延,宇宙与他合而为一。

  宇宙的全部历史穿过他的大脑,无知被远远抛开,黑暗消退,光明上升,他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当他从禅定中醒来,他的精神与灵魂获得了全然永恒的宁静。他处在宁静洞察的完美境界,他冷静沉着智慧,已达至涅槃。

  于是在两个49天之后,5月的一个月圆之日,在一棵菩提树下,佛陀乔达摩就这样获得了超觉自由。他不再受制于生存与再生的悲哀。

  有一个声音闪耀,它说:

  “你将达到灵魂完美的境界。

  你将追随一个佛陀的脚步,

  你将发现涅槃。”

  第6章:传播真谛

  佛陀乔达摩看见了与前人不同的宇宙,一切都是相关并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永恒、持久、不变的事物,甚至灵魂也不是永恒的。

  佛陀坐在一棵榕树下宣布:“我发现了一条伟大的真谛,它艰深而难以理解,那些怀着激情的人无法领会这个真谛。这样的人只能看见围绕着这深奥难解之真谛的黑暗。”因为这真谛如此深奥,佛陀很犹豫是否把它宣讲给在他面前的僧侣们。“其他人怎么能理解我所理解的事情?”他想,“这真谛太深奥了。”此时一位聪明的僧侣说道:“在一个莲池中有许多莲花,有的莲花位于水下,有的漂在水中,但仍有另外的莲花在水上展开了花瓣。和莲花一样,人的思想也是如此。”于是佛陀认识到在他面前的人中,有一些至少可以理解这真谛的一部分。佛陀决定传播真谛。佛陀让僧侣们把自己的感觉放在一边,并将他们的精神与灵魂置于一种平静状态。然后佛陀对他们解释他刚刚发现的真谛,开始担当起一名伟大的宗教导师的角色。

  佛陀寻找其他能领会真谛的人,因为他们领会了之后,也可以传播真理。他回到过去一同修道的五个修道者那里,宣布:“我是完美者,我是觉悟者,我是一个将超越尘世的人。我来到这里传授佛法。”他们不相信他的话,因为他们认为通向完美之路存在于苦行之中。放弃了通向完美之路的乔达摩,现在怎么能是一个“完美者”?乔达摩回答道:“你们没有看见你们面前如此改变了的人吗?以前我向你们说过这些话吗?”确实,他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坦率态度说话,并带有一种他们从未听闻的令人敬畏的智慧。

  佛陀乔达摩开始传道。他讲述一个人如何离开奢华舒适的家去过一种苦行生活,后来这人明白了“获得真谛”的方法在于中道。中道亦即八正道包含了觉悟、真谛、幻象、宁静、认知与涅槃的方法。八正道由八种正确之物组成。他解释了这八种正确之物又讲授了四谛:“首先要知道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悲哀、矛盾、痛苦与折磨,这是第一谛——苦谛。第二要知道这一切都缘于人的欲望——无止休的饥饿,不间断的干渴,对尘世之物的渴望,对快乐的企求及冲动,甚至赴死之渴望也是一种欲念,是为第二谛——集谛。第三要知道人类确实可以从所有这一切之中解脱,这称为涅槃,是为第三谛——灭谛,通往超然自由之路之所在。最后要知道这条路便是八正道,是为第四谛——道谛,你应遵循八正道。”

  这五名苦修者因这些话而觉悟。他们鞠躬说:“我主佛陀乔达摩。”他们成了最早的五比丘。

  传道被称为“转动真理之轮”。于是真理之轮开始转动。

  几天之后,佛陀乔达摩再次说法。这次的主题是“无我”。“从自我到无我,这将是你们的目标。你们应了解业的规律,每一个业都有其来因,每一个业也都有其后果。”五名比丘理解了。他们成为完美者。他们离开苦修之地,出发去传播真理了。

  正如预言的那样,佛陀成了伟大的宗教导师。他周游各地宣讲佛法。祭司们受到启蒙,转变了。他们也出发去传播真理。不久许多僧侣成了佛陀的追随者。佛教出现了。

  佛陀宣讲同情、和平与智慧:“我,佛陀乔达摩,已超脱了束缚——人世的束缚和神的束缚。所以你们也将摆脱神和人的束缚。当你们获得自由,应继续前行周游各地以传扬佛法。为众人之善,为精神之至福,为世界之慈悲,去传授佛法,因为佛法在最初是善,在中间是善的,在最后是善。”

  60名信徒听到他的话而获自由,他们是完美者。他们出发去传播佛法。没有两个完美者选择同一条道路,他们沿六十个不同的方向出发。

  佛陀遇见了三个头发虬结的苦修者。他对他们说,“有欲望之火存在,有憎恨之火存在,有妄见之火存在。人的全部存在都在这些火的焚烧之中。人们感到必须满足这些火,它们和欲望一样,你必须消灭这些火焰”。他的追随者将这些话名为佛陀之“火戒”。

  使其不再燃烧。

  这伟大的导师说道:“要知道人之束缚于苦难是有生俱来的,因为想做一个个体是自然的。但是个体性导致了局限,局限引发欲望,欲望又导致痛苦,诸行无常持久——生、异、灭。”

  “所以第一步是摆脱自我,达到无我就是打破世俗之物的束缚。”

  他继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相续。这就是因果报应律。”

  他传道越多,获得的信徒便越多。他的智慧之言像风一样在大地上传播。僧侣们组成了僧团,建立了可以冥思与寻道的寺院,他的知识和法门被广为传授。他的信徒学习自律。他们寻求解脱永恒受难的自由之路,他们试图达到涅槃。

  通过互敬与互爱,佛陀乔达摩维持了一种秩序和僧众间的戒律。

  有人说他的行为是奇迹。

  佛陀不仅向僧侣们传道,也向普通人传道。他指导信徒如何合乎道德地行事,如何正确地生活。佛陀乔达摩在恒河平原四处旅行,宣讲新的教义与佛法。在那里,这位大仁慈者说:“精神完美由慷慨、谦恭、非暴力、同情、自律组成。”

  在所有道路中选择正道。

  他去看望寺院中的病人。一个小和尚大着胆子说:“佛陀怎么可以在病人身上浪费时间?”佛陀这样回答他:“看顾病人者也看顾我。”

  像许诺的那样,乔达摩回到频婆娑罗王那里。他向他讲述了佛法与真谛。“脱出出生死亡然后再生的循环,那就是目的。那些死后仍要再生的人是不幸的。”频婆娑罗王于是受戒成为一名和尚。

  各地的人民都向佛陀鞠躬。他们以这样的头衔称呼他,释迦牟尼、成就一切者、伟大者和上主。

  这伟大的圣人说:“一个人如何知道有一种非在的境界存在呢?答案是这样的:从无中生有。如果有在,便也有非在。”

  在恒河的山谷中有更多寺院建起来。佛陀的追随者人数剧增。

  他对着人群说法:“为达到那洞察的至福境界,为与宇宙合一,为解脱苦难与欲望,为达到精神完美的境界,获得这一切就是进入了涅槃。”

  在凉爽的洞穴中没有燃烧的火。

  佛陀乔达摩回到他童年的城市。他挨家挨户乞讨食物。他的父亲净饭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沮丧、悲伤。他召见了他的儿子。乔达摩回答他的父亲说:“你不知道吗?所有的佛陀都应挨家挨户地化缘,被佛陀乞讨是一种祝福,来自一个有福者的赐福。”

  佛陀去看他的妻子,他已很多年没有看见她了。她扑倒在他面前,用双手抱住他的脚踝,把头放在他的脚上。佛陀的所有家人都皈依佛门。

  第6页 :列王纪之第二书,称为福音书之福音

  第7章:佛陀的圆寂

  死亡即涅槃,

  伟大之解脱,

  终极之宁静,

  最后之和平。

  佛陀乔达摩在他有生之年宣讲佛法,八正道、四谛、涅槃及觉悟。随着年龄渐增,他的信徒与追随者对他也越发崇敬。

  佛陀的堂兄弟提婆达多,渴望僭越年长的佛陀。他要求乔达摩把佛教领导权传给他。可是佛陀说:“不存在任何能引领道路的人,所有完美者将共同引领道路。”然后佛陀乔达摩将这些戒律宣谕为未来的佛教戒律。

  提婆达多并不满足,发誓对佛陀进行报复。提婆达多派出一头疯象跑到佛陀所经之路上。当佛陀看见大象时,挥舞起手臂在空气中划出一道神圣的祥和之气。大象便在佛陀面前跪了下来。一个目击者说:“一头疯象也不能动摇佛陀的道路。”提婆达多第二次试图杀害佛陀,但又失败了。他愤怒地离开佛教组织开始组织自己的僧团。提婆达多很快就病倒了,高烧像炎热的沙漠击倒了他。他被痛苦折磨了9个月,然后是他,而不是佛陀,死去了。

  在80岁时佛陀向北方出发。一大群追随者跟在他后面。乔达摩宣称:“三个月后我将死去。”不久佛陀便染上了重病。但他用意志推开了痛苦。他的内脏在衰朽,他的脸上仍保持镇静。但在他行走时,他确实显得异样。

  有一名完美者请他为佛教组织做出指示。佛陀这样回答道:“你们不需要这样的指示,因为你们有法。法将是你们的教师。”

  三个月过去了。佛陀召集虔诚的僧侣进最后一餐。在众僧之中有一个叫昆达的烹饪了许多美味佳肴。现在佛陀要昆达为他特制一份猪肉。他告诉昆达:“只有我可以吃这食物,剩下的你要将其埋在洞里。”

  在餐后佛陀便病倒了。他的体内非常痛苦,但他的外表仍十分平静。乔达摩秘密地对他最虔诚的一个僧侣说:“有人会说那成就一切者因昆达的食物而死。告诉昆达不要自责,告诉昆达在生命中有两种伟大的供奉。它们同样有收益和回报。第一种伟大的食物供奉是在觉悟之前,第二种伟大的食物供奉是在一个完美者的死亡之前。”然后乔达摩说:“我很快就会入灭。”这位僧侣流下了眼泪,他说:“大师,如此善待我的大师,我祈求你不要离开我。”佛陀说:“不要哭泣。我已多次告诉过你,与身边的和你喜爱的一切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有生必有灭,就是这样。”

  在好一阵之后,这位僧侣问道:“我们怎么对待你的遗训呢?”佛陀说:“不要让你们的心神被我的遗训所占据。让普通的追随者去处理它们吧。你必须忘掉这样的事情,而向着精神圆满努力。在我走后,你仍拥有法。法将是你的导师。”

  在5月的月圆之日,佛陀乔达摩坐在两棵树中间,两棵菩提树下——他因这自然的安排而愉悦。他盘起双腿,双掌指向天空。就在那里圆寂了。他的灵魂脱逸到一个永远宁静与和平的自然之所。对于佛陀而言,他这次的死亡是宁静的最后的死亡。

  佛陀的灵魂渡过河的彼岸,

  一去不返。

  列王纪之第二书,称为

  福音书之福音

  ??????????????

  他的洗礼不是用水

  而是用圣灵。

  第1章:序

  对宇宙而言,只有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那个白天持续了最初的30万年,从那时起便一直是黑夜,黑夜持续了约150亿年,不要被太阳的假象所迷惑,即使现在也只是宇宙的黑夜,你每日看见的白天是由地球的旋转所创造的。当你所在的地球的那部分面向太阳,你看见太阳,你拥有白天。当你那部分地球背对太阳,你拥有黑夜且看见宇宙自身,它黑暗一片,于是夜的黑寂便是宇宙的黑寂。

  为了照亮黑夜,一颗星星诞生了。宇宙寥廓无边且十分黑暗,星星只照亮了巨大宇宙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于是星星大量诞生并形成巨大星系,但宇宙仍然又空阔又黑暗。每个星系只照亮宇宙的很小一部分,于是星系大量诞生,星系照亮了宇宙,但宇宙依然黯淡。

  宇宙,寥廓而黑暗,现在、过去、将来,都被自然所创造的星与星系所黯淡地照亮。

  第2章:耶稣的家谱

  一个神圣的领路人和宗教先知献给了地球的人类。在他所到之处,在阴影之中投下一个灵魂和一束光。那先知的名字就是耶稣,他是人类的第92代:

  亚当与夏娃生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名为塞特。塞特生以挪士,以挪士生该南,该南生玛勒列,玛勒列生雅列,雅列生以诺,以诺生玛士撒拉,玛士撒拉生拉麦,拉麦生挪亚,挪亚生闪,闪生亚法撒,亚法撒生该南,该南生沙拉,沙拉生希伯,希伯生法勒,法勒生拉吴,拉吴生西鹿,西鹿生拿鹤,拿鹤生他拉,他拉生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犹大,犹大生法勒斯,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亚兰,亚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大卫生拿单,拿单生玛达他,玛达他生买南,买南生米利亚,米利亚生以利亚敬,以利亚敬生约南,约南生约瑟,约瑟生犹大,犹大生西缅,西缅生利未,利未生玛塔,玛塔生约令,约令生以利以谢,以利以谢生约细,约细生珥,珥生以摩当,以摩当生哥桑,哥桑生亚底,亚底生麦基,麦基生尼利,尼利生撒拉铁,撒拉铁生所罗巴伯,所罗巴伯生利撒,利撒生约亚拿,约亚拿生犹大,犹大生约瑟,约瑟生西美,西美生玛他提亚,玛他提亚生玛押,玛押生拿该,拿该生以斯利,以斯利生拿鸿,拿鸿生亚摩斯,亚摩斯生玛他提亚,玛他提亚生约瑟,约瑟生雅拿,雅拿生麦基,麦基生利未,利未生玛塔,玛塔生希里,希里生约瑟,约瑟与玛丽亚生耶稣。

  这些早期各代形成了人类的基本元素,他们就像自然的元素一样,在这最初的92代基础上将确立未来的各代人类。

  亚当像一个原子,夏娃也如此。

  后来,11使徒将继承耶稣的遗产。他们是西门?彼得,他的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犹大,雅各的兄弟达太。这十一使徒也将是人类的元素。

  第十二使徒,将成为叛徒的加略人犹大,不会存在下来。后来,又增加了一些使徒,如保罗和巴拿巴,他们将加入到原始的十二使徒行列并继承《圣经》的教诲与传统。

  以下的内容已写入《圣经》,此处仅是一简单的梗概,《圣经》的福音书中有详尽的记述。

  第3章:耶稣的诞生

  公元前7年,大卫与圣灵的化身耶稣,在玛丽亚的腹中孕育。此后不久,在一颗明亮的星星下,在一头公牛和一头驴中间,一个婴儿在伯利恒降生了。这是一个非凡的时刻。

  宇宙,黑暗的宇宙,有了光。

  地球,死寂的地球,有了生命。太初有言,

  这言与上帝同在,

  这言就是上帝,

  这言由肉体组成,

  并居于众人之间,

  但是言并不总是被人听见。

  新生儿叫拿撒勒的耶稣,“耶稣”意为“耶和华拯救众生”。耶稣是众先知预言的先知,他是弥赛亚(救世主),大卫之子,人子,神之子和上主,后来,他成为圣灵。

  第4章:希律企图杀害婴儿耶稣

  希律王听到这婴儿的诞生十分烦恼,他命令几名博士从耶路撒冷去伯利恒侦察。他们受命带回关于这“犹太人之王”的信息。天空中一颗亮星引导他们穿过沙漠,但当博士来到伯利恒见到婴儿耶稣时,他们看见了一束更明亮的光。他们没有回到希律那里,而是去了一片陌生的土地。

  担心遭到希律王的迫害,玛丽亚与约瑟带着耶稣逃到了埃及。

  有声音在说话,

  但希律没有听见:

  “生而为人的是人。

  生而为灵的是灵。”

  希律屠杀了伯利恒的所有婴儿,耶稣幸免。

  第5章:基督显圣

  玛丽亚、约瑟和耶稣住在埃及,他们等待着。希律死于公元前4年。他死后,一个有翅膀的天使引领玛丽亚、约瑟和耶稣返回神允诺的土地以色列。在那里,施洗者约翰用圣灵之水和火为耶稣行了洗礼。

  耶稣冒险进入了荒原,开始了40昼夜的禁食。一个长角的魔鬼从地底下钻出来,给他一些石头当作面包。但耶稣没有碰那食物,他恪守禁食,智慧与灵魂迅速升华。

  他开始布道,

  “将你的房屋建在岩石上。

  用墙保护它,

  雨淋、水冲、风吹

  打击着你的房子,

  房子却总不倒塌。”“上帝的信使已经派出。

  让他的话声闻各地。

  尔等有罪之人,应忏悔。

  现在和永远,相信他的言。”

  有人听到了他的话,有人听到了他的教诲,但另外的人对他的智慧充耳不闻,并关上通往天国的门。

  他召集起12信徒,渔夫、农民、工匠、一个税吏和几名奋锐党人,渔夫成了得人的渔夫,而不是得鱼的渔夫。

  他沿着加利利的海边行走,他提出道德问题,教导人们应公正并宣谕上帝之言。他的话充满了宗教洞察力,他开始编织一个道德真理,他的追随者开始看见了光。

  在迦南,在加利利,他把水变成婚宴上的酒,这标志着奇迹的开端。

  第6章:登山训众

  他登上山顶布道:

  “凡饮用井水者

  必再次干渴。

  凡饮用我赐予之水者

  必永不干渴。”“最初将是最后。

  最后将是最初。”

  沉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那些跪拜的谦恭者有福了,

  他们将拥有坚强的灵魂。

  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见上帝。“爱你的敌人。

  善待那些憎恨你的人。

  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

  为迫害你的人祈祷。”“别人不能处决你,

  用舌头用剑都不能。

  别人不能审判你。

  这些权力归于上帝我们的主。”

  这些话中的智慧使许多人充满敬畏。现在,他有时说些不可能的事:

  “聋子将听见。

  跛子将行走。

  哑巴将讲话。

  死人将复生。

  盲人将看见。”

  他的话,像天空中的星星,在黄昏后很快出现,给黑色的天幕带来了光。

  第7页 :列王纪之第二书,称为福音书之福音(2)

  第7章:耶稣在乡间传道

  耶稣在庙宇中传道,沿着湖岸,在群山与山谷中,在乡间的路旁:

  “冒险进入荒野。

  寻求真理。

  低下你的头祈祷。

  把你的眼望向天空。

  主的国就在你的屋顶之上。”“你们祈求,就能得到。

  寻找,就能找到。

  敲门,就能给你们开门。

  因为凡祈求的,就能得到。

  寻找的,就能找到。

  敲门的,门就能开了。”

  这些是耶稣传道的一些例子。

  第8章:耶稣治愈病人

  耶稣徒步在神圣的土地上旅行,他治愈了那些有信仰的病人。

  在路边,村庄中,树下,

  疯子被赋予了理智,

  跛子起身行走,

  愚蠢的人获得了智慧,

  残废的人获得了四肢,

  盲人睁开了眼睛。

  但仍有一些能见物的人是瞎子。

  真理将使你自由。

  许许多多人听到他的话相信了,他们成了他的追随者。他将罪恶的灵魂从躯体中赶出。

  他的传教声势浩大,他的思想广为人知,十二使徒被派往四方传播上帝之言。

  第9章:驳倒法利赛人的谗言

  伪善的法利赛人,看见耶稣和他的信徒在安息日摘玉米穗子。一个法利赛人说:“你们不知道今天吃东西是不合法的吗?”耶稣反驳说:

  “即使在安息日人子也是上主。”

  耶稣治愈了一个手掌萎缩的病人。一个法利赛人说:“你们不知道在安息日治病是不合法的吗?”耶稣反驳说:

  “即使在安息日人之子也应劳动。”

  耶稣转过身,对法利赛人说:

  “他们有眼睛却看不见。

  他们有手却摸不着。

  他们有耳却听不到。”

  在耶稣身后,走着成千上万的人。

  法利赛人集会商议,他们中有人想杀死耶稣,但是无人能加害于他,因为他死亡的时辰尚未到来。

  第10章:比喻

  耶稣用比喻来传道:“撒在路上的种子将被禽鸟啄食,撒在石头地上的种子不会生根,撒在荆棘里的种子将被窒息,但撒在好地上的种子将会有许许多多的果实。

  “在田里,仆人将良种插下。一天晚上,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中间。仆人来问道:‘我们要去把稗子拔掉吗?’农场主说:‘不必。恐怕薅稗子会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先拔掉稗子,捆起来烧掉,然后收聚麦子,储藏在仓库中。’”

  第11章:死者复活

  一个老人来到耶稣面前对他说自己的女儿快要死了。当女儿死的时候,老人泪流满面。“不要哭泣,”耶稣说,“她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他握住她的手说:“起来。”于是她从床上起来,仿佛从死亡中站起来一样。

  耶稣所到之处,邪恶的灵和不洁之物纷纷逃遁,它们就这样被驱逐到地下。

  在另外的地方,他用手指轻轻一触,病人便痊愈了,盲人见物,跛子行走,聋子听见,青年和老人得到了祝福,罪人获得了宽恕。

  第12章:约翰被斩头

  留意那妇人

  她的美貌使男人软化。

  在一座装饰着金子和鲜花的宫殿中,大希律之子希律安提帕斯被一名妇人的舞蹈和美貌迷住了。她的芳香征服了他的感官。他对她说:“无论你要求什么,我都答应你。”于是她要求以一个人的死作为礼物。

  刽子手执行了命令。在另一间屋子里,一个侍女发出一声尖叫,听起来像一阵笑声。随后一名男仆端着一个盘子进来。施洗者约翰的头被盛在盘子里献在了这位妇人面前。

  第13章:给五千人吃饱

  耶稣听到了约翰的死讯,感到了危险,他和信徒们退避荒野。在那里,用五个饼和两条鱼,耶稣使五千人吃饱了。

  “记住,

  吃了这面包的人永远不会饥饿。

  吃了这面包的人将获得永生。“

  我来,不是为审判而是要拯救世界。

  看见我的也看见那遣我来的他。

  “如果一个人有手,让他触摸。

  如果一个人有耳,让他听见。

  如果一个人有眼,让他看见。“

  赐予每一个祈求你的人。“

  不议论人的也不会被人议论。

  不谴责人的也不会被人谴责。

  原谅别人你也将被人原谅。

  给予别人你也将被给予。

  “小心披着羊皮的伪先知。”

  第14章:耶稣行于水上

  耶稣和门徒们乘船,耶稣睡着了,失去引导的船迷航了。一阵猛烈的风暴袭来,巨浪撞击着甲板。他的门徒们真的惊恐起来,耶稣醒了,起身走到水面上,他的脚步使汹涌的海浪平息下来。他的门徒们听到他说:“为什么你们的信心这么小?”他把手举过头顶,黑云变白,消散了,一片柔和的蓝天呈现。

  这个人是谁?

  谁能用他的手

  命令风暴和海水?

  有些人跑开,有些人留下。

  有些人听到他的声音,

  “这是我。不要害怕。”

  但仍有持怀疑态度的人辩论他的身份。“他是谁,他是谁,在需要时可以行于水上?”

  第8页 :列王纪之第二书,称为福音书之福音(3)

  第15章:箴言

  耶稣传道:

  “不要评判他人,

  因为你没有评判的权力。

  嘲笑别人

  就是让别人嘲笑你。“

  知识与宗教真理是最宝贵的财富。

  “剃刀般锋利的舌头,

  不会压倒你的敌人

  而是你的嘴和你自己。

  “怜悯柔顺和软弱者。

  “愿富人倒霉。

  因为富人进天国

  比骆驼过穿针眼还难。

  “新酒一定要装在新瓶中,

  否则瓶子碎了酒就会浪费。“

  谦卑者将被提升

  自大者将遭贬低。”

  第16章:改变形象

  在一座山顶的一朵云中,耶稣与摩西、以利亚和上帝相遇。三座木棚建了起来,这礼仪被接受了。当云散去,摩西、以利亚和上帝也消失了。

  第17章:上帝之言

  耶稣派遣更多的门徒去传播上帝之言。他吸引众人,使他们与主合而为一。他教导他们如何祈祷。

  “我们的天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

  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门。”

  耶稣解释了律法、道德法。有些人听到了,有些人在听,有些人看见了。

  耶稣说:

  “我是永恒生命的面包。

  凡以我的肉为食

  以我的血为水

  居住在我内部的人,将获得永生。”

  然后他把双手合在一起

  掬成杯状,他继续说:

  “在最后一天,

  凡居住在我内部的都将复活。”

  第18章:耶稣预言自己的受难

  他对门徒说:“人子将被交到某些人的手中。他们将杀死人子。在他死后的第三天,他将复活。”他的门徒却无法理解。

  第19章:基督与儿童

  他用圣灵为婴儿洗礼。世界的孩子成了他的孩子。

  第20章:耶稣的不同见解

  有些人不相信他的话,有的向他抛石头。

  而他说:

  “相信我的,即使死了,也将活着。

  不相信我的,即使活着,也是死了。“

  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

  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第21章:拉撒路的复活

  乞丐拉撒路死了,他一直是一个朋友和信从者。耶稣来了。“起来吧,拉撒路。”他说。话音刚落,拉撒路就睁开了眼睛。

豆荚加速器官网登陆(豆荚加速器官方)

  第22章:祭司们进行密谋

  耶稣的话和他的奇迹传遍了圣地,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他,追随他。法利赛人觉得这很危险,他们和大祭司们商量该对“这所谓的人子”做些什么。在他们中间,有些人想让他死。但无人能加害于他,因为他死的时辰尚未到来。

  第23章:基督的善行

  他把那些迷途的人领到炼狱之门的近旁。

  而那些弯腰曲背的因他而笔直屹立。

  他荫蔽那些没有遮护的。

  他给那些没有面包的带来面包。

  他把信念灌入那些没有信念的。

  在他所经之处,罪恶的灵魂逃遁无踪。

  耶稣来到约旦,来到杰里科。

  第24章: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解说善与恶,展示如何做一个上帝的孩子。他来到那里,实现一个许诺和一个命运。他骑着一头驴子进城,人们涌到街上欢迎他,许多人被感动了。

  他引领他的人民像牧人引领羊群,

  迷途的羊被找到和救活。

  但是有少数不信者转过头睡去。

  “饱足者倒霉了,

  因为你们必饥饿。

  现在笑的倒霉了,

  因为你们必悲伤哭泣。”

  而他对他的门徒说:

  “小心披着羊皮的狐狸。”

  耶稣进入寺庙。有人在卖小摆设、鸽子和货物。他推翻了桌子,抛掉了椅子。钱币兑换商陆续溜出了教堂。

  “富人将变成穷人。

  穷人将穿过针眼

  变成富人。“

  盲人能真的引导盲人吗?

  难道他们不会都掉入阴沟?”

  然后他说:“让死者由死者来掩埋吧。”

  第25章:纳税给恺撒

  耶稣谈论王和他的国,有些法利赛人试图以耶稣自己说过的话来捉弄他:“给恺撒纳税是否违背我们的法律呢?”耶稣说:“恺撒的东西归恺撒,上帝的东西归上帝。”许多法利赛人惊异于他的话,有些人甚至理解了耶稣的传道,他们很快成了他的信徒。但其他人继续用他的话愚弄他,但却不能得逞。

  他有时易于被人曲解。

  这会导致他的肉体死亡和他的受难。

  第26章:耶稣对众人传道

  耶稣在耶路撒冷街头布道,他传的是旧约的传统,但却给出了一种新诠释。众人领会了堕落之罪、忏悔的基本原则,以及赎罪的含意。

  他修改了十诫。他使两条原则荣耀:

  “你应爱上主你们的上帝

  以你全部心灵,以你全部灵魂,

  以你全部力量,以你全部精神。”

  “你应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

  第27章:预言灾祸

  他预言了寺庙的崩溃及更多的灾祸:“有一天太阳将变黑,月亮不再反光。有一天星星从天上坠落,宇宙将毁灭。虚无将存在,虚无将是一切。”

  “守夜人,夜怎么样了?

  早晨降临,夜晚也会降临。”

  第二次降临将会到来。

  “信仰者将获救。

  不信者将遭谴。”

  “不要做没有油来点亮油灯的

  夜晚的处女。”

  第28章:耶稣预言他的死亡

  在人群当中,有些人想让他死。这次,他死亡的时辰就要到了。

  “我的眼泪将是你的甘泉,

  我的肉体将是你的面包。”

  他说。

  凭幻象,

  他预见了他的受难

  和他的复活。

  他的死亡是一种期待,

  他的死亡将是解脱。

  第29章:犹大出卖耶稣

  加略人犹大,十二使徒之一,去见祭司长。

  他们低声讲话——低声耳语经常是在讲隐秘之事。犹大将出卖耶稣,他揣起30个银币离去。

  第30章:最后的晚餐

  耶稣和十二门徒围坐在桌边吃晚餐,对于耶稣而言,这将是最后的面包和酒。耶稣说:“正像写的那样,人子将离去。你们之中有人出卖人子。”其他人不理解他的话。

  耶稣拿起面包,先献上感恩的祷告,再把面包分给他的门徒,说:“拿着,吃吧,这是我的身体。”接着他拿起杯,说:“拿着,喝吧,这是我的血。”杯子在众使徒间传递。

  这酒是新约之血,这血将为许多人而流。

  耶稣把水倒入盆中,他对门徒们说:“你们并不全是干净的。”他弯下身给他们洗脚。

  他发出最后的训诫:

  “彼此相爱,正如我爱你们。”

  他们开始唱圣歌,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为他而唱。

  第31章:预言彼得不认主

  耶稣转向彼得:“在鸡叫两遍之前,你会三次不认我。”彼得回答:“哦不,主人,我不会的。”

  第32章:花园中的痛苦

  他们来到客西马尼花园做祷告。在单独的房间中耶稣召见了彼得、雅各和约翰,他们十分忧伤。

  第33章:耶稣被带走

  犹大和其他人携带刀棒而来,犹大走上前来亲吻他的老师的脚。存在着两种吻,爱的吻和背叛的吻,而这吻便是背叛之吻和死亡之吻。

  士兵们带走了耶稣,他们把他带到祭司长该亚法掌管的宫殿。彼得跟随着耶稣和众士兵。

  耶稣被蒙上眼睛受审问,长老们出示了伪证,沉默是他最初的防卫。

  然后祭司长问道:“你是基督,上帝之子吗?”耶稣打破他的沉默,说:“这是你说的。”然后他又补充说:“有一天你们将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你们都听到了这佞妄的话,他是有罪的,对他的惩罚将是死亡。”有人叫道。

  一个使女看见彼得在宫殿中便问:“你不是和拿撒勒的耶稣在一起的人吗?”彼得很害怕,说:“我不是。”其他人过来,彼得被捉住。另一个人问他:“你认识这个人吗?”彼得说:“我不认识。”又有一个人问:“你是和他一伙的。”彼得说:“我不是。”这时彼得听到了公鸡的叫声。

  第34章: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

  耶稣被带到总督彼拉多面前,彼拉多听了祭司们的请求,总督向耶稣提问,耶稣用沉默和似乎无意义的话来保护自己。

  “我的国不在这个世界上。”

  彼拉多找不到控告的理由,这时传来了祭司们的叫嚷:“把他钉十字架!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迫于压力同意了。

  于是,犹大认识到了危险,

  他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他的堕落缘于对财富的贪慕,

  于是犹大悔罪自缢而死。

  耶稣教育了民众,治愈了病人,医治了不治之症,使丧失神智的疯子恢复了理智。他建立了基督教与上帝的王国,他没有否认,他没有撒谎,他只是说出了真理与智慧,为了这些他将被钉上十字架?!

  第35章:基督的受难

  那两根主要的

  支撑庙宇的柱子颤抖了。

  当它们彻底崩断

  庙宇坍塌成一堆废墟。

  在那个星期五,耶稣被带入乱哄哄的人群。他们剥掉他的衣服,嘲笑他,向他脸上吐口水,打他的头,把他带到遍地骷髅的各各他,门徒们从各地赶来为他哭泣。他说:“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孩子哭泣吧。”人们拿了醋给他喝,暴民们用钉子钉透他的双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拿着他的衣服离开,把衣服撕成许多块。他悬在另两个被吊死的窃贼中间。

  在中午的时候,黑暗笼罩大地。到了下午三点,耶稣大声呼喊。一名士兵把剑刺入他的肋侧,血水涌出来,大地颤抖起来,寺庙裂为两半,圣徒们的坟墓张开,灰尘像活的幽灵一般升入空中。

  他宣讲了宗教教义,澄清了道德真理。为此,他被钉上了十字架去受难?!他把慈悲、同情与爱赐予了受苦的人、罪人和被抛弃的人。为此,他被钉上了十字架去受难?!他教导人们去爱他们的邻人与敌人。为此,他被钉上了十字架去受难?!他传扬了上帝之言,他教导人们爱他人和上帝。为此,他被钉上了十字架去受难?!在他30岁的时候,他死去。

  第36章:基督的葬礼

  耶稣的尸体被用布包起来埋入地下,一块石板上刻下这样的字句:

  耶稣基督,

  亚伯拉罕之子,

  圣灵的孩子,

  犹太人之王,

  上帝的羔羊。

  基督,弥赛亚

  世界的救主。

  然后几名强壮的男人滚来一块大石头把墓封住。很快士兵们就被派来看守这块石头。

  第37章:基督死后

  星期一,大石头被一场地震的余震所摇撼,滚了下来。底下的坟墓是空的。上帝之子的尸体消失了。

  和平归于你。

  在《圣经》的福音书中记载着他的灵魂就这样在死后升天,这就是复活与升天,上帝之子获得了最后的提升,他已归定,他坐在主的右边。

  第38章:永不磨灭的遗产

  他试图创造一个世界

  在其中狮子和羔羊能共同生活。

  这是拿撒勒的耶稣的一生:从道成肉身至蒙羞,从复活到荣耀。耶稣,宗教精神的伟大创造者。

  此后许多个世纪,基督徒将重复这个故事,耶稣将受到神一般的尊崇,基督徒将说他就是圣父、圣子和圣灵。

  有些人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魔术师,人,还是上帝之子?对于不信者,他一生的故事将显得像一个谜。

  第9页 :列王纪之第三书,称为灾祸

  列王纪之第三书,称为灾祸

  ??????????????

  民要攻打民,

  国要攻打国,

  多处必有饥荒

  瘟疫和地震。

  这都是灾难的开始

  ——《圣经》

豆荚加速器官网登陆(豆荚加速器官方)

  第1章:自然的话

  你会无来由地恐惧自然吗?

  自然将像她必需的那样行事,因为她是由物理学的规律驱动的,这些规律支配一切。人是强大的,但经常比不过自然力的强大。

  当自然开口讲话时可能十分可怕,她可能像澳大利亚的术士。你心怀希望进入一个屋子,希望遇见一个友善的术士,她会解决你的困难。但是,屋子神秘阴森,充满了火焰和恐怖,看不见一个术士。相反,一个深沉的令人不安的声音在叫喊,这声音斥责你扰乱了她的平静,你恐惧得浑身战栗。

  只在后来你才认识到帷幕后面是一位胆怯而懦弱的术士,屋子不过是一种伎俩。

  一个声音响起,说:

  “她是自然,她不听你的祷告。”

  以下是自然发生异常时的一些例子。

  第2章:维苏威火山

  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颤抖;

  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从他鼻孔冒烟上腾,

  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

  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

  有黑云在他脚下。

  他坐着基路伯飞行,

  他借着风的翅膀快飞。

  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

  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

  因他面前的光辉,

  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

  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

  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

  耶和华啊,你的斥责一发,

  你鼻孔的气一出,

  海底就出现,

  大地的根基也显露。

  ——《圣经》

  公元62年2月5日,一场地震摇撼了那不勒斯的东南地区。在以后的17年中,在这个堪称宁静的绿色土地上,将会发生许多起地震。那里的罗马人将习惯于这间歇性的震颤而毫不忧虑,他们将继续在维苏威山周围覆满厚厚灰烬的葡萄园中种植和收获。农夫和市民们不知道那有着绿色缓坡和肥沃山肩的维苏威不仅仅是一座山。他们不理解,通过震动,那自然的声音在试图告诉他们。他们不明白维苏威的震动将把对上帝的恐惧注入他们心中,警告他们即将降临的厄运。

  有时,一场地震会使一个罗马人的墙上出现裂缝,震断一根柱子甚至使一所房屋倒塌。有一次,庞培的神庙毁坏了。在这些情况下,罗马人重建房屋,固定柱子或者修补墙壁,他们以纵饮来庆祝神庙的重建。修缮后,公民们继续每天的日常生活。太阳升起,他们在和平的乡野散步。黄昏,他们观望太阳沉入那不勒斯湾;夜里,他们在安逸中入睡,享受着罗马帝国鼎盛期的繁荣。

  在公元79年,震动变得频繁起来。罗马人穿着白色长袍走来走去,抱怨着仆人、侍女和奴隶的不良行为。

  而后在8月24日的中午,阳光明媚,一朵神秘的云出现在维苏威上空。云彩迅速生长,伸展开它的手臂,像一棵地中海的松树,树干光秃而树冠枝叶繁茂。云彩垂直扩张,其顶部和底部同时向上下延伸,最低点触到了山坡,它开始向维苏威撒下雪花,但飘落下来的却不是雪,而是白色灰烬。像一个罗马人一样,维苏威山披上了一件白色长袍。

  伍尔坎,罗马的火神,猛然伸出他的火舌——维苏威喷发了。伍尔坎大发雷霆达两天之久。

  云彩变得更暗,更大,吞没了山顶,黑色的阴影投在绿色宁静的乡野。云彩变得更大,更黑,下沉得更低,火焰从维苏威山体中喷射而出,维苏威成了一座火焰的喷泉,葡萄园中的农夫们四下逃窜。

  维苏威的核心爆炸了,熔岩流下斜坡。一根由烟、蒸汽和灰烬形成的柱子喷薄而起,它升高到10公里。它向东南方移动,黑暗降临在周围的大地上。

  云彩释放出它所含之物,不是雨水,而是灰烬和密集的浮石。炽热的赤炭从天而降。自然之火从天而降。

  白色的灰烬落在附近的城镇,庞培和赫库兰尼姆。有些市民抓起他们最贵重的财物,金银珠宝,逃走了。富有的罗马人乘马车离开,穷人则步行逃命。他们到达那不勒斯湾,上船驶离。

  但大多数罗马人留了下来,他们不相信自然的愤怒能够多么激烈。他们回到家中等待天空的坠尘消散。灰尘和浮石堆积在街道和屋顶上。

  田野中,炽热的石块从空而降,引燃了树木和野草。

  像雪一样,浮石在庞培城中堆积了一米厚,屋顶凹陷下来,震动摇撼着房屋和躲在里面的人,这次他们害怕了。有更多的罗马人离开他们的房子奔出城去。

  下午五时半,天已黑。闪电抽打着维苏威的山巅,仿佛一场灰烬暴风雨。

  庞培城中,浮石的重量越来越重,屋顶开始塌落,大批的居民被压死。那些活着的抓起枕头冲出屋外,穿过灰烬跋涉。虽然仍是白天,他们摸索着前行仿佛身陷黑夜一般,那些有火把的试图照亮道路,有枕头的把枕头顶在头上,但是片片浮石从天而降,打在枕头和人们的手臂上。他们在灰烬中跋涉,更多的黑色碎片雨一样落在他们身上,不久他们就被涂成了黑色,穿过街道的人群就像一群死魂灵在游行。

  有的在无光的黑暗中摸索,像醉汉一样跌跌绊绊,被频繁的强烈地震所摇撼。硫黄味使他们窒息,他们嘴中的口水变成了酸,他们渴望有一杯水来冷却他们灼热的咽喉。

  雷声响彻了天空,闪电照亮了大地,大地在摇撼、战栗。

  午夜降临,维苏威再次猛烈喷发。一根岩屑柱高高射向天空,到达顶点然后坠落,灼热的灰烬和大大小小的浮石落入10公里外的那不勒斯湾,岩屑也在下坠,打在维苏威山顶上。一股炽热的灰烬像巨浪涌出维苏威山,飞速泻下山坡。浪潮涌向低处,所经之处树木倾倒。

  这紧贴大地的浪潮,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前进,6分钟后席卷了赫库兰尼姆城。人、狗和马匹消失在空气中,房屋像纸一样被吹走。

  8月25日,早上6点15分,维苏威以无法想象的力量爆发。又一根岩屑柱升上天空,到达顶点,坠落,发出一股时速100公里的白炽浪潮。这一次,灼热的巨浪径直向南涌向庞培城。城中,热气、灰尘和风吹跑了屋顶。每一个留下的罗马人做出最后一次扭曲的挣扎后,便丧失了生命的力量。房屋起火,烈火烘烤着尸体。这是维苏威的大屠杀,它鼻孔的气一出,人们便被毁灭。

  上午8点,一阵更猛烈的热风挟带着灰尘袭击了“可怜的庞培”,两米厚的灰尘夷平了一切。庞培被斩首了,它的人民被处决。

  在等着上船的时候,岸上的罗马人突然看到海向后退去,在沙岸上留下串串的贝壳和鱼。一个巨浪、海啸汹涌地扑来。浪头卷上海岸。死亡之手伸出,攫住了罗马人,几千人被拖入海中。海水呛满了他们的肺,他们死去,生命的灵魂逸出他们的身体。

  现在是第二天的白昼,却像一个无日之夜。唯一的光亮是频频的闪电。在闪电的间隙,天黑得仿佛夜里一间熄灯的房屋。这是一片黑暗的土地,像黑暗本身,像死亡的阴影,没有任何秩序。

  一块云彩洒下一场大雨,这次下的是真正的雨。雨打在地上,混合起灰烬和泥土形成泥浆。这泥浆漫下山坡与田野中的泥浆会合,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向那不勒斯湾汹涌而来。赫库兰尼姆正在它必经之路上,几分钟后,赫库兰尼姆被压倒,埋入20米深的黑泥浆下。

  几天后,风清洁了空气,太阳穿透了烟霾。维苏威显现出来,但它的山顶却已消失,在原来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两公里宽的火山口。维苏威已失去了它的山头,成了中空的锥体。庞培城的建筑已经消失,埋在一米厚的灰烬中。泥浆和灰烬最终将把死者的尸体融化。

  维苏威周围的森林、葡萄园和绿色的田野堆满了垃圾,这片灰烬与泥浆的棕灰色土地已无法居住了。

  许多年过去,熔岩从地下隆起,一座新锥体出现在维苏威火山口中。自然就这样再造了维苏威的山巅,维苏威死而复生了。

  公元1738年,赫库兰尼姆被发掘出来。10年后,又发现了失踪的庞培城。

  现在,考古学家们扒开灰烬,发现了尸体已经腐烂的空空的腔体。他们将空腔填满熟石膏将尸体重塑出来,就像把幽灵变成石头。这样便得到了罗马人栩栩如生的雕塑,这些雕塑显示出濒死前人体怪异扭曲的姿势,显示出那些人死前脸上的怪相。

  第3章:黑死病

  一个神秘而无形的阴影

  掠过大地。

  1338年一个无月的夜晚,一座港口中一艘船被波浪摇动着,第二天它将扬帆出航。一只老鼠跑上了甲板平台,这是一只不祥的老鼠,一只携带鼠疫的老鼠,它藏在船的厨房中伺机而动。早上,船员们走上船来互相开着玩笑,十分快活,即将返回故乡意大利使他们非常高兴。就这样船离开了中东,驶入地中海。

  船在一天下午到达了意大利东部,所有船员都上岸去了,但是老鼠留在厨房中等待着。当夜幕降临,这带来不祥的老鼠从跳板跑到陆地上,老鼠沿月光照亮的街道的排水沟奔跑。它跑向一所粮店,躲在粮袋中间等待着。

  拂晓,单身未婚的店主打开门准备营业。在老鼠的毛里,生活着一只跳蚤。它跳出鼠毛,落在店主的袜子上。一只手拂过来重重地拍打在袜子上,但跳蚤已经不见了。

  5天过去,正当下午,突然,店主感到非常难受,他开始发抖,于是他早早停业回到家中。第二天,他的腹股沟淋巴结发炎,那一天他都躺在床上。下午的时候一阵高烧袭来,随后是一阵头痛,像一把刀,似乎要把他的头一劈为二,他的舌头覆满了白苔。

  那天晚上他睡得很不好,打着寒战,早晨他开始呕吐,腋窝和脖子上也出现了淋巴结肿大,但只在他的左半身。他惊恐地从床上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向一位医生的家走去。虽然这是个多云的日子,阳光依然令他睁不开眼睛。“为什么光线这么刺眼?”他想。一阵晕眩渐渐漫入他的大脑,走路时他前后摇摆着,附近的农民以为他喝醉了酒。

  醒来,他发现自己在一条街的排水沟里,双腿、双臂和后背感到疼痛,他的眼睛火辣辣,红得要冒火。他口干舌燥。他的大脑简直无法思考,他陷入了谵妄。现在,昨天的寒战消失了,代之以高烧,他觉得自己的头都要炸了,舌头的颜色已由白变黄。

  一个过路人把他扶起来送回家。他俯卧在床上。一个腹股沟淋巴结绽开,脓流了出来。他的肚子上布满了红色的斑点。

  第二天,那位过路人回来,看看他情况怎么样了。但是那发灰的四肢和脸证明这人死了。

  一周以后,镇上又有一个人死去。然后是又一个,又一个。不久有几十人染上了疾病,其中半数的人死去。

  夜里,老鼠们出来了。它们沿着街边的排水沟爬动,躲藏在地窖和牲口棚中,像一片死亡的阴影,在全镇扩散。

  9年过去了——这是1347年。黑死病已遍及意大利和希腊各地,城镇中有三分之二的居民病倒。一半以上的病人死去,当鼠疫菌渗透了肝、脾、骨髓和淋巴结,死亡便降临了。

  在一个镇子上,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鞭打着一匹拉车的马。他时不时地停下,从车上下来,抱起街上的死尸堆在马车上。几小时后,车上的尸体就堆成了一堆。这人把马车向镇子边赶去。在那里,他把尸体一具一具抛在一条壕沟中。附近是另外一些满是蓝灰色死尸的大坑,发出一阵刺鼻的臭气。

  一年过去了。黑死病像一片黑云掠过整个欧洲。法国和西班牙被毁灭。当年的下半年,黑云又掠过英格兰。一半的伦敦人死去。在牛津大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死亡。中学和大学中的教室都只是半满的。有的教师都不能完成他的一门课程的教学,接替者开始担任死去教师的工作。课程被压缩,因为只有极少的教授还活着,还可以指导诸如几何学与拉丁语这样的课题。

  一天黄昏,在马赛,一个码头工人发现有一艘船向岸边的港口漂来。它显得很奇怪,没有一个船员站在船舷上。船上也没有任何动静,没人收起拍打着的满是洞孔的灰帆。当风把船吹送到岸边时,码头工人走上甲板到处察看。他看见的只是死亡,死者蓝灰色的脸,四肢和脚踝——一艘幽灵船。

  不久,出现了更多的幽灵船,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感染的患者。于是,在沿海城镇,病人常常被装上船,任由他们漂去、死亡。

  一年过去了。黑云向北方和东方飘去,漫过欧洲中部和东部,斯堪的纳维亚和俄国。到1351年底,三分之二的欧洲人感染上了疾病。

  在城市中,马车很难通行,因为病人就躺在街上。在乡下,田里长满了杂草,因为没有人手来耕作。一场经济灾难袭击了整个欧洲:商品产量下降,食品和衣物供应短缺,商品价格上升。

  灾难一视同仁地袭击所有的人,富人的豪宅和农民的小屋一样,除了床上的死尸空无一人。当油漆剥落,墙板破裂,窗帘垂下,许多人家都变成了“鬼宅”。

  到处都是死人。

  有些人仰望苍天祈求救助,有的诅咒着罗马教廷,有的甚至指责政府。

  一座德国小镇,两个男人在中心广场轮流鞭打对方。其他人觉得这很奇怪,在一旁观看。当被人问起时,这两个男人说:“人的困境是由于有罪。作为人,我们承认自己有罪。我们的惩罚就是鞭打。只有彼此鞭打才能获得宽恕。”在欧洲的一些地方,人们在公共场所彼此鞭打。在别的地方,农民们聚在一起,双膝跪倒,反复吟唱着神秘的词句,同时其他的人在街上换着腿单足跳跃,跳着类似于原始社会的舞蹈。

  新的宗教兴起。人们向神明和魔鬼祷告。其他人则崇拜偶像。

  各地的失窃率都在上升,经济萧条在扩散。小偷的增多也是因为许多人丧失了信念。“如果世界是罪恶的,那为什么不去偷窃?”他们这样说。

  瘟疫像风一般传播,到达了亚洲。在那里毁灭了1500万中国人。其他亚洲国家也有数不清的人死去。

  现在只是个开始,鼠疫将肆虐几十年。规模相对较小的爆发将持续三个世纪。

  这并不是第一场鼠疫,800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它在欧洲持续了50年。在《圣经》时代,鼠疫同样袭击过世界。这次也不会是最后的鼠疫。600年后的19世纪后半叶,鼠疫将再次袭击人类,这次主要是在亚洲大陆。单是在印度,就会有1200万人死去。

  正如太阳升起一样确定,疾病将再次袭击人类。致命的疾病将再次在地球上蔓延。人类将再次与死亡面面相觑。

  第4章:万圣节的地震

  大地张开,吞没达特汗,

  遮盖了阿比拉姆的伙伴。

  1755年8月的第一天,葡萄牙里斯本虔诚的信徒们正在教堂中庆祝万圣节。上午9点45分,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轰隆声。教堂中的人们抬头看见有光涌窗而入。随后大地不可遏止地摇晃起来,全欧洲都感到了这次地震。震动持续了6分钟,里斯本的教堂坍塌下来,压死了里面所有祈祷的人。死者的灵魂逸出他们的肉体。周围的几千所房屋倒塌。火灾很快就发生了,废墟中的木头和强劲的大风使火势更加凶猛。火焚毁了房屋。17万座房屋就这样毁坏了,只有几千座没有倒塌。与此同时,幸存者为逃避蔓延的大火而慌乱地奔向码头。其他人逃到了海滩上。40分钟过后,第二次震动刚好沿着码头震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码头和它上面的所有人都被吞没了,就像上帝审判日的罪人一样。而后大海突然退去,仿佛是退潮。三次海啸,每次有15米高,从大西洋中卷来。巨浪拍击着海滩,涌入内陆达几百米远。大海吞噬了站在岸上的人,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大火在里斯本燃烧了5天,摧毁了里斯本和它的居民。最后5万多人丧生。

  自然的震怒分不清

  信者和不信者。

  第5章:拉基裂缝

  群龙将把火焰喷入大地。

  里斯本万圣节大地震之后25年。在北大西洋中有一片土地,土地上有雄伟壮丽的高山、葱绿宁静的幽谷、棕色安宁的平原和湍急流淌的温泉,它叫作冰岛。这片相对隔绝的土地表面上弥漫着宁静,但一种危险潜伏在地下。

  1783年6月的最初几日,地震摇撼着冰岛中南部。在第8天的时候,赫克拉火山喷发了。火山附近,大地裂开,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条25公里长的裂缝。熔岩倾入邻近的斯卡普塔山谷,使之满盈,200米深的炽热的岩浆溢出,流入一片低地,毁灭了田野和农庄。熔岩碎片从裂缝中喷射出来。65公里长的一条岩浆激流,泻入第二条山谷。灰烬落在冰岛南部,大火烧毁了庄稼。

  汹涌的熔岩流持续了5周。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灰烬掩埋。20个村庄被岩浆和灰烬消灭。有毒气体杀死了人、牛、猪和其他动物。

  此后的数日,灰尘和雾霭充满了欧洲的天空。恶化的气候和酸雾杀死了冰岛四分之三的牲畜。随后发生的一场饥荒,使冰岛36万人的四分之一死于饥饿。

  这条裂缝有一个名字——拉基裂缝。

  第6章:神秘的脚印

  1802年,在麻省南哈德雷附近,沿着康涅迪格河的砂岩,一名村童偶然发现了一些鸟状足印。村童把足印指给他的父亲看,问父亲它们是什么。父亲说:“我不知道。”就唤来了一位神甫,把他带到发现脚印的地点。父亲问神甫它们是什么印记。神甫回答:“这些是3000多年前进入挪亚方舟的大鸦的脚印。”附近的居民十分恐惧,因为他们害怕上帝。“审判日肯定不远了。”他们想。

  神甫错了。22年后,一块巨大的颚骨被发现,人们据此推测是某种灭绝了的“爬行怪物”。在随后的多年研究中,科学家们用脚印、骨头和化石还原出恐龙的形象。

  第7章:自然的声音将被听见

  哦,自然之神。自然将继续惊动(有时是惊吓)世界,因为自然的行为常常是不可预料的。但在这些场景之后,她基本上是中立的,既不好也不坏,既不是破坏性的也不是建设性的。自然并不安排灾难,她只是遵从她自己的规律。问题在于,自然,有时过于强大。

  这术士的声音时而令人惊恐,时而又非常羞怯。

  自然把伟大之物送给世界。

  自然也将任意地把它们取走。

  列王纪之第四书,称为

  牛顿

  ??????????????

  主啊,给我启示

  1609年,约翰尼?开普勒写下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行星运动一下子有了一个数学描述。此后不久,伽利略观测了自由落体运动。他突然明白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他认识到所有物体的坠落速度都是相同的。他理解了炮弹的抛物运动。

  于是,经典力学的种子播撒到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在这样的土壤上一个人会收获巨大。

  1642年伽利略逝世。伽利略的科学灵魂进入一个新生儿的躯体,他是艾萨克?牛顿。

  那牛顿青年时代,研读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和其他人的著作。牛顿说:

  “柏拉图是我的朋友,

  亚里士多德是我的朋友,

  但我最好的朋友是真理。”

  1687年,牛顿写了一本书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将成为本书《旧约》中物理学的一部分。它解释了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并从这些基本原理中推导出了开普勒定律。人们理解了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始终被太阳吸引,月亮始终被地球吸引,雨始终是从天而降。突然,像一个启示,天体的运动被量化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基本定律被永远写下。圆周运动、抛物运动,基本上所有的宏观运动都得到了解释。像魔术一般,牛顿可以用几何学和微积分预测行星的位置。于是,当《原理》出版时,力学的基础就被确立了。

  现在,万有引力就像一个奇迹——仿佛自然挥动了一根魔棒。对此,牛顿写道:“这最美丽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的系统,只可能从一位智慧的无所不能的上帝的计划与控制中产生出来。”对于牛顿而言,自然规律仿佛就是上帝的律法。

  牛顿接下来研究了光。牛顿看见了光。光变成了词语,因为《光学》,《旧约》的另一书出现了。到了1704年,光终于被理解了。衍射和折射得到了解释。白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光谱,彩虹现象就被明晰与理解。然后牛顿把曲面的玻璃放在一根长筒里,这就组成了最早的反射望远镜。可以更近地观看天体了。现在有人说光是由波组成的,牛顿却说光是由微粒组成。以后,人们会了解到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不是波又不是微粒。但对于牛顿而言,光是微粒在以太中的运动。

  1705年,安妮女王封牛顿为爵士,缀在他肩头的宝剑闪烁着光芒。

  就这样,在85年间,艾萨克?牛顿爵士写下了经典力学与万有引力的福音书。在《原理》和《光学》中,牛顿不是用两本书发表了关于物理学的定律,而是将其刻在两块石板上。

  1727年3月20日,牛顿逝世。他的肉体被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座墓中。而躺在那里的只是肉体而不是灵魂,因为牛顿的灵魂与智慧逸出坟墓,升上天空,安坐在群星之间。

  列王纪之第五书,称为

  达尔文

  ??????????????

  强者将生存和繁衍。

  弱者将死亡。

  聪明的温顺者若想生存,

  必须藏起来或披上伪装。

  这些便是,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1章:达尔文的早年生活

  1809年,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宣称生物进化是自然的一个普遍原理。虽然这种思想立即遭到了当时所有学者的反对,这一观念的灵魂却上升并进入了一个新生儿的心灵之眼。家人们围聚一旁为这个男孩取名为查尔斯。那年的2月12日,查尔斯?达尔文在英格兰诞生了。

  查尔斯?达尔文天生便具有“生物学血统”:他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是一位医生、植物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父亲,罗伯特?达尔文,也是一位有大量丰富经验的医生。

  达尔文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在他的一生中,父亲的资助使他终生无经济之忧。但在他8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年轻时他开始研究化学,他发现把化学物混合起来观察会有什么结果十分有趣。他花了数不清的时间收集贝壳、鸟蛋、蝴蝶和甲虫,昆虫和爬行动物吸引着他。现在,达尔文不得不在两种事业中进行选择:科学还是宗教。

  16岁时,他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但是他对课程和书本不感兴趣,相反,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和动物学家、地质学家交谈,自然界的动物和地球的结构吸引了他。而后有一天,班级的学生们去看一次手术。那是18世纪初期,还没有任何麻醉法。当着学生们的面,医生们切开一位患者的肉体,病人发出一声痛苦的惨叫。达尔文不得不离开手术室,他无法忍受这般痛苦的景象。此后不久,达尔文离开了学校,放弃了做一名医生。

  第2章:事业的抉择

  达尔文必须找到一个新职业。这时,达尔文像大多数英国人一样,是一个坚定的宗教信仰者。1827年,达尔文进入剑桥大学的神学院,研究神学和上帝之言,准备成为一名牧师。但是他把许多时间花在狩猎动物和打鸟上面。他和朋友们一同骑马郊游,参加社交。

  达尔文也想学习自然科学,生物和地质学,但那时的剑桥未设自然科学学位。不过,达尔文在剑桥结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叫作亨斯洛的牧师和植物学家。达尔文常常和亨斯洛一起散步,熟悉动植物。达尔文为科学世界所吸引,这样,他研读神学的兴趣大大减低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神职人员。1831年达尔文放弃了在剑桥大学的学业,这一年将成为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达尔文决定去加那利群岛做一次科学考察旅行。为考察准备,他阅读了洪堡关于在南美北部进行科学旅行的一些著作。亨斯洛建议达尔文去访问威尔士,以获取地质勘查的实际经验。于是达尔文便去了威尔士,研究当地的地貌。

  而后在1831年8月,亨斯洛举荐达尔文为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的义务博物学家——“贝格尔”号是一艘有两个主桅的军舰。达尔文的父亲反对此次旅行,他觉得去南美和太平洋这样遥远地方的旅行是在浪费时间,对达尔文艰难起步的事业不会有什么帮助,但内弟的压力最终使罗伯特做出了让步。12月27日,22岁的查尔斯?达尔文,从英格兰普利茅斯出发,乘“贝格尔”号驶入大西洋,离开了他的家庭。这次航行的目的是考察南美的西海岸,在太平洋建立测时站,航行预计只需短短两年时间。但旅行却持续五个年头。

  第3章:“贝格尔”号的航行

  以自然、同情、怜悯的名义“贝格尔”号向南进发。在驶往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火山岛途中,达尔文读完了地质学的最新理论。这个新理论论述了地貌如何随时间而缓慢改变,火山喷发、地震、风与水的侵蚀、江河带来的泥沙、沉积物的淤积等,所有这些自然力都影响到地貌的形成。所以地球表面易受变化的影响,那是一种持续而渐进的变化。这种新观点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是上帝和戏剧性的短期事件使高山升起,大地下沉,或者创造了挪亚时代似的世界性洪水。现在很少有人,包括科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相信这种新观点。达尔文也同样感到困惑,因为他读过《圣经》,知道上面都说了什么。

  在特内里费岛,达尔文研究了地球和它的地质构造,他在大地中寻找某项答案,但他在那里一无所获,却看见了一些自然奇迹,如蓝鸟和龙血树。而后“贝格尔”号继续向南行驶,到达了圣地亚哥,佛得角群岛之一,世界最干燥的岛屿。达尔文在那里继续探求真理。他看见一座悬崖上有一条白色夹层包含有许多贝壳,同样的贝壳在圣地亚哥海滩上也能找到。达尔文认识到这种结构是由熔岩流到一片有贝壳的海床上,而后海床隆起而形成。接着达尔文详细研究了岛上的陆地。他看见巨大的熔岩“舌头”彼此重叠着,他推断形成这样的结构需要许多次熔岩流。他得出结论,该岛的表面是由许多次熔岩流形成的。地球的真理近在眼前。

  “贝格尔”号穿过大西洋。达尔文看见海中游动着海豚、抹香鲸和许多其他生物。风吹动着“贝格尔”号的船帆,驶向东海岸的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达尔文看见火烈鸟、大闪蝶和许多其他生物在天空飞翔。这些异国的风光使他陶醉。当他在阿根廷广袤的大草原上和加乌乔牧民一同策马疾驰时,他变得像牛仔一般狂野。他那在大学生涯中窒息的灵魂,像高耸的火焰一般燃烧起来,他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自然主义者。

  第10页 :列王纪之第三书,称为灾祸(2)

  “贝格尔”号访问了南美南端的火地岛。达尔文看见了麦哲伦海峡屹立的白雪覆顶的群山和山上的森林。在海边,在树林中,是亚干印第安人,用达尔文的话讲,他们是贫穷的裸体民族,驾着漏水的船打鱼拾贝以维持可怜的生存。

  “贝格尔”号到达了智利西海岸。达尔文冒险进入内陆,在那里他看见了安第斯群山。“它们多么雄伟、巨大、壮丽,”他想,“我面前的世界拥有伟大的真理。”在4000米高处,他在多岩石的群山中找到了贝壳的化石。“海贝在那里干什么?”他问自己。在日记本上,他写下了他的地质观察。他收集岩石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日后之用。

  热带南美洲对于他就是一座乐园。他探索隐藏着奇异植物和动物的炎热而潮湿的丛林。虽然野生丛林中处处潜伏着危险,但好奇心使达尔文将危险忘在一边。他观察地上爬行的蜥蜴、甲虫、青蛙和其他生物,研究地上漫游的鹿、美洲鸵鸟、美洲豹、犰狳、美洲驼及其他生物。他发现了一块大型树懒化石和一块栉鼠祖先的化石。这些是真正的发现,因为这些生物的化石以前还无人见过。

  当他发现化石时,便把它们带到“贝格尔”号上。这些化石将像自然的雕刻一般,写着关于古代生物的真理。

  智利发生了地震,他看见大地上升了两米。当大地恐怖地颤抖时,它也震撼着达尔文的身体、心智和情感。大地的摇撼仿佛是要对他说些什么。达尔文明白,在大地的轰鸣中存在着“智慧”。这是达尔文生平第一次经历地震,它为达尔文带来了某种启示。

  在“贝格尔”号离开智利北部的西海岸时,达尔文从他的地质学观察中,已经相信那新的地质理论是正确的:在美洲,他已经看见了规模雄伟的新地貌。他终于知道地球和自然是多么伟大。

  达尔文看见了一点光。

  现在,每到一处,他都采集标本。并随时在日记中记下他的发现。几个月的观察磨利了他的眼光,几个月的写作也磨利了他的文笔。通过所有这些活动,他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

  1835年,“贝格尔”号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靠岸。这些岛屿是生命的乐园。达尔文为自然的壮丽而深深敬畏,为各种各样的动物而神魂颠倒,实际上他从未在任何其他地方见过这些动物。他走在一只大陆龟旁边,判断它爬行的步距。他了解到这些巨大的陆龟只产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他被奇异的海鬣蜥迷住了,它们以海草为食,成百只成百只爬满岸边的礁石。他尤其困惑于雀科鸣鸟的喙和繁多种类。他详细记录了生活在这些孤绝岛屿上的14种雀鸟。在这些雀中,有两种利用仙人掌刺挖掘树皮中的昆虫。奇怪的是,在这些温暖的热带海岛上居然生活着与南极类似的有毛海豹和企鹅。达尔文还看到了鸬鹚,这种鸟不能飞,却可以像海豚一样游水、捉鱼。

  他被地球和自然迷住了。他经历困惑,领悟自然。

  “贝格尔”号向西航行。在太平洋中,“贝格尔”号就像一片有目的的叶子,它驶向塔希提岛。一路上,达尔文看了军舰鸟和翼宽两米的信天翁。令人惊异的是,这些鸟可以翅膀一动不动地滑翔好几个小时。

  塔希提是个风景秀丽、诱人的岛屿,有着起伏的群山,塔希提很久以前就是在两座磨蚀的锥形火山上形成的。达尔文看见,在下大雨时,雨水如何变成湍急的溪流。多么奇异的塔希提!岛上充满了热带果树,珊瑚礁给它缀上了流苏。达尔文看见裸着胸脯的美丽妇女。这些由大家庭组成的民族在一位使用魔法的部落首领领导下,实行禁忌、举行仪式并崇拜诸多神明。在温暖怡人的天气中,达尔文品尝着甘甜的水果和椰子。塔希提迷人的魅力诱惑他留下。但达尔文没有停留,而是继续随“贝格尔”号向南方其他群岛驶去。达尔文看见了鳞鲀和箱鲀这样奇异的鱼类。在太平洋的航行中,英国水手把钟表留在测时站上记录时间。但是达尔文在船上有记录历史不同的时间片段——化石,远古破碎的钟表。

  达尔文研究岛屿及周边水域的地形,是火山导致海床上升,随后又缓慢下沉,这为地壳的大规模垂直运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后来,太平洋西南这片广袤地区将命名为达尔文隆起。

  在南太平洋群岛和美洲,达尔文观察过各种不同的陌生种族。他想:“这些不同种族的部落,他们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是多么不同!他们的身材、皮肤和相貌多么不同!”

  这一次,自然正在给他以暗示和象征。

  在新西兰,他看见冰川如何在雄伟的雪山山坡上切开深深的“U”形峡谷。在生长着几十种不同树木的广阔森林,他看见短翅水鸡和几维鸟这些不能飞的鸟。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岸,他发现了鸭嘴兽、袋鼠和其他非欧洲动物,还有色彩艳丽的鸟,如深红色的玫瑰鹦鹉和粉色的孔雀。“贝格尔”号冒险驶向塔斯马尼亚岛,那里生活着袋狼和袋獾。

  接着,达尔文和“贝格尔”号驶向地球的第三大洋——印度洋。海中可以看见扁平的蝴蝶鱼和刺尾鱼,还有飞鱼,可以在空中做短距离滑翔,海角的鸽子、美丽的燕鸥和塘鹅在大洋上空飞翔。达尔文看见并研究它们。在航行的宁静时刻,当他被海浪轻轻摇晃,他思考着,对他所看见的一切进行理论推测。

  一股风有意地吹在印度洋中“贝格尔”号的帆上。1836年,它停靠在柯林群岛,长满椰子树和棕榈的小珊瑚岛。达尔文到处收集贝壳。在这片地区,他观察了寄居蟹,详细研究了珊瑚的构造。达尔文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观察过许多种礁石和环礁,逐渐认识到珊瑚礁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只在浅水中生长的珊瑚,在它生长的同时形成了海床。过去,环礁被认为是偶然产生的是锥体和边缘处于海平面上的火山喷发的结果。但是达尔文认识到环礁形成的真正方式:首先,珊瑚在一座岛周围形成海床。如果岛的下沉足够缓慢,那么珊瑚礁就能维持生长。那样,如果岛屿浸入海水之下,留下来的将是围绕以前海岛形成的一个圆环。通过观察,达尔文发现了地球和自然是如何运作的。

  达尔文看见的自然已与他人眼中的不同。于是达尔文获得了某种与自然界的“统一”。

  “贝格尔”号绕过非洲南端,再一次穿过大西洋。在南美洲西部停顿一次后,它向家乡驶去。

  达尔文周游了世界,达尔文看见了世界,达尔文目击了自然的本来面目。

  在5年的旅行后,他于1836年10月2日抵达英格兰。他已真正地变成了自然现象的冒险家。

  第4章:达尔文的新生:对真理的探求

  达尔文将他收集到的大部分标本交给可以进一步详细分析的专家。达尔文偶然在南美洲发现了新的生命形式,如一种新蜥蜴、新的唐纳雀、新的雀科鸣禽、新的青蛙和新的美洲鸵。最后这些新的物种以达尔文蜥、达尔文唐纳雀、达尔文雀科鸣禽、达尔文蛙和达尔文美洲鸵闻名。

  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看见的13种雀科鸣禽,不仅不同属,而且不同种。在加拉帕戈斯的陆龟中,有两种仅生存在该群岛上。达尔文认为这些事很不寻常,按照当时的信条,几乎每个人都相信,每一物种自被创造的那一刻起,一直保持不变。

  在他的化石中碰巧有一种已灭绝的犰狳,而这犰狳化石不同于任何活着的犰狳。达尔文觉得这很不寻常。

  考察已使他具备了深湛的有关地球动物、植物及地质学知识。在他访问过的群岛,达尔文有机会观察到与外界隔绝的生命演化。

  在英格兰,达尔文公开的工作是对他访问过的地方的地质与自然史进行研究与讲学,但私下里他被所谓的“物种问题”所迷惑。这个问题便是生物的起源。他详细研究隐藏着问题答案的日记和标本。达尔文注意到在动物种类之间的一个地理上的区别:在阿根廷某处的大美洲鸵,它们在另一个地区要小得多。两者都与非洲的鸵鸟不同。加拉帕戈斯的动物一般都不同于南美的动物,但奇怪的是,海鸟和海龟却是相同的。达尔文发现这很不寻常。同样,其他群岛也有自己的种类,与邻近的大陆相像,但仍不相同。

  1837年,达尔文开始在日记中写下关于地球物种问题的信息。

  他与动物饲养员、看守员、博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讨论问题。他阅读所有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东西。他秘密地进行着。他知道物种起源问题极易引起宗教争论,因为英格兰极其信赖《圣经》;达尔文知道他可能因为自己持有的思想而被吊死。他非常非常害怕,因为他知道人们是如何迫害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的。

  至于他的公共生活,他是较为保守和谨慎的:从他的考察日记中,他写出了三本有关南美地质学的著作。这些著作马上为他赢来了科学声誉:他被选为伦敦地质学会会员。三年后他当选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在英国科学界,查尔斯?达尔文声名显赫。

  1839年,他与他的表妹结成伉俪,后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不久就成为一位慈爱的母亲和出色的主妇。英国唐恩镇上的一所房子成了他们的家。他们养了许多动物作宠物:十几只猫狗在院子里疯跑。当他观察动物们的行为时,他的家成了一个研究室。而在某种意义上,达尔文的房子有一天将变成一座神庙。

  第5章:启蒙

  达尔文终于获得了一个启示。他明白了为什么像加拉帕戈斯这样孤绝的岛屿上的陆栖生物不同于邻近大陆上的生物,而同时两栖生物和海鸟却基本相同。原因就在于生命是进化的,假如生命确实在进化,不同地区的生物就会发展出不同的特征。所以加拉帕戈斯的陆栖动物便不同于南美的陆栖动物。但是两栖动物和海鸟,可以“跨越”海岛与大陆间的海域,因而可以同时在两地栖居。那就是为什么这些生命形式是一致的。就这样,达尔文逐渐获得了进化的证据。他越是研究他的资料和日记,就越是相信生命是进化的。动物王国不是一成不变,它在变化。

  达尔文想理解为什么不同的雀科鸣禽的喙如此不同。达尔文认识到它们的喙因其进食习惯而调整。吃种子的鸣禽有着又宽又有力的喙,以便能衔住并咬开坚硬的种子,而啄木鸟类的鸣禽的喙短而锋利,以便凿开树皮吃掉生活在里面的昆虫。还有一种鸣禽有着细长下弯的喙,可以用来吸饮甘露。既然加拉帕戈斯岛孤立的鸣禽已经进化,达尔文假定所有岛屿上的鸣禽都起源于同一种类,是进化使它们为各自的生存形成了不同的喙和躯体。所以鸣禽的特征是随它们的栖息地和环境而调整的。这就是自然适应。

  于是达尔文认识到,和地球的表面一样,生命也易受变化的影响。达尔文醒悟了。

  这一次达尔文看见更多的光。

  达尔文想到了上帝,他重读了《圣经》的创世记。他感到非常不安,因为,虽然他赞同进化,但对他而言,进化是对他的信仰的侵犯。每当达尔文想到上帝和进化,就好像有一把刀刺透了他的心。结果某种疾病降临在查尔斯?达尔文身上。他感到全身虚弱。这种疾病几乎持续到达尔文生命的终结。

  他偶然读到了托马斯?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的一本著作。书中认为人口是呈指数增长的。人口数量将发生爆炸性增长,应节省有限的食物资源。“这难道不会在一个物种内部引起一场竞争吗?”达尔文想,“因为到了一定的时候将会有一场争夺食物的斗争。”所以物种内部的每一成员都会为食物而互相争斗。那些更强壮或更善于获取食物的将生存下来。那些较弱小或不太善于获取食物的将会灭亡。就这样诞生了生存斗争的概念。

  过去有许多科学家观察过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暴行,狮子总是残忍地攻击羔羊。但达尔文认识到的是另一种残暴,在自然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敌对。那些有着一对迷人的角、四肢更强壮、双腿更敏捷、爪子更长的物种将获得更多生存和繁育的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如果这样的特性传给后代,一个物种内的变化,也就是进化,便会得到解释。

  他认为,自然选择是与动植物的人工饲养所完成的人为选择相类似的。饲养员可以看见在一代代之间性状是如何传递的,性状的传递是常识,是实验事实。达尔文推断,在竞争的自然支配下,物种的“优良性状”将传给后代。而“劣势性状”将被抑制。优势性状的遗传使物种产生缓慢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将导致一个物种不断进化。

  所以不良性状被剔除,优良性状被保留。这就是达尔文的“因果律”。

  他发现了一条伟大真理:适者生存——进化的基本原理。当他发现这点时,他的心中充满了狂喜。但他的神情却感到沮丧。因为几天以来达尔文一直躺在床上,他在经受折磨。这是一种将持续很长时间的痛苦。

  进化理论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他的祖父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博物学家拉马克已推测出进化甚至与人有关,拉马克画了一架梯子,人类在顶端,原生动物在底端。但在那时,包括科学家在内很少有人相信进化论,认为那是一种假说,一种无根据的疯狂想法。现在达尔文提出了两件重要的事实,进化的证据和进化的演变机制。证据由他的样本、化石和他书中的数据组成。机制就是自然选择。于是便诞生了以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理论。

  在坚固的岩石上,达尔文

  开始建造一座神殿。

  他以他的余生将圆柱安放在坚固的岩石上。

  现在达尔文的头脑已获知真理,但他的灵魂仍忠实地信仰上帝,于是他的心异常痛苦。虽然饱受心灵分离的折磨,达尔文探求真理的渴求仍驱使他前行。

  第6章:物种起源

  达尔文解开了物种起源之谜。1842年,他拟定了他的论文大纲。1844年,他撰写了一篇较长的草稿。这时达尔文的健康每况愈下,他的心脏无规律地急速跳动,时常呕吐。他把草稿搁置一旁,开始研究藤壶(注:附着于水下物体如岩石或船底的小甲壳动物。)。他花了10年时间收集资料,把它们组织成一篇论文。在这部著作中,他想证明不同的藤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但他担心公众会将他的著作视为异端邪说。于是他只是暗示到自然选择的原理。

  他知道他已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他感到他必须告诉给世界。但是他隐瞒了这个真理,因为,对他而言,人类还没有为这个真理做好准备。

  达尔文内心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头脑和灵魂在战斗。有时他充满狂喜,有时他十分压抑。他经常在夜里无法成眠。他问自己:“我是否该向公众揭示自然选择的原理呢?”他的情感和他的科学头脑就这样争斗着。争斗的平息尚需一些时日。

  几年过去了。开始有更多的科学家谈论生物进化了。达尔文在内心思考着他革命性的论点。

  达尔文逐渐认识到生命发展史不是一架梯子而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像金钟柏一样,那枝杈就像枝形烛台,达尔文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生命之树。

  他多么渴望公之于世,他又是多么恐惧公之于世。当他的健康状况好转时,便着手编辑他的秘密手稿。

  几年之后。他的手稿基本完成,但他还在等待,他害怕他的理论会冒犯他的朋友们和其他人,甚至他的妻子也会说他的思想是异端邪说。

  达尔文的内心依然在经受折磨。

  1858年的一天,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袭击了英格兰。闪电剧烈地在天空闪烁,惊雷仿佛摇撼着唐恩镇上达尔文的家。在火炉边,达尔文读着另一位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一份论文概要。这份概要总结的正是达尔文20年的研究中得出的论点。仿佛一位牧师讲完话又示意达尔文开口发言。

  这份概要促使达尔文行动,他提交了他的手稿。现在,真理不久将发言,不久它将被奉献在公众面前。1859年11月,《物种起源》发表了,真理被奉献在公众面前。

  第7章:达尔文的晚年生活

  于是花弯下她的茎

  把脸转向阳光。

  有些科学家立即接受了达尔文的思想,因为它逻辑严谨且以自然证据为基础。但是一阵抗议的浪潮席卷了知识界,包括神学家、哲学家甚至普通百姓。神职人员们谴责此书为异端邪说,因为它反对《圣经》对创世的描述。神学家们不愿妥协,不愿承认《圣经》的某些记述只是一种象征。一场大辩论在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和科学家中间爆发。

  几个月后,大多数科学家都开始支持《物种起源》,但仍有一些反对者。普通人开始参与到辩论中来,达尔文慢慢有了追随者。

  终被接受的达尔文主义,仅仅是建立在四项原理上的。第一项原理是变异:生命形式的变异,相近属内种的变异和一个种内的变异。第二项原理是遗传,生物的性状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传给下一代。第三项原理是生存斗争,动物为生存而彼此争斗,一个物种内的不同成员为食物或配偶而彼此争斗。所有生命形式都受到它们环境的威胁,每种环境都有不利的因素存在。第四项原理是自然选择,它是第二、第三原理的结果,并导向第一原理:在生存斗争中只有适者才会生存,它们将把自己的特性遗传给后代,这将导致自然界动植物区系的巨大变异。

  有一些科学家如此热诚地支持达尔文,他们仿佛改变了宗教信仰将这些观念奉为福音。达尔文因这样的偶像崇拜倍感困窘。

  而公共辩论确实规模巨大。英国人,其他国家的人在工作中、在公园里、酒馆内这样的公共场所争论。邻居们也是如此,主妇们倚在篱笆上津津乐道着进化的话题。

  辩论在著名的大学举行,因为教授们沉浸于智力较量之中,他们为达尔文的理论是对是错展开了一场大战。

  达尔文尽可能避开公众的注意,集中精力收集更多的证据。他研究各种各样人工培育和驯养的动植物。

  在观察兰花时,达尔文觉得它们的花蜜是有用途的。不久他认识到那用途是为了吸引蜜蜂。“为什么兰花要吸引蜜蜂呢?”他问。有一天,达尔文训练有素的眼睛发现了一只蜜蜂身上的花粉微粒。然后他假定花蜜存在的原因是为了传播兰花花粉。凭借这些手段,兰花就可以像人类培育动植物那样繁殖后代。所以兰花利用蜜蜂代替人手进行繁育。于是植物和昆虫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公众开始相信进化论了。达尔文的思想最终被逐渐接受。科学家、哲学家和普通人不再将世界看成固定不变的了。人们提出了在生物界是否存在着伟大设计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物种起源的争论减少了,几乎消失了。但是科学与宗教之间关于进化的冲突将继续伴随着达尔文的一生。

  而后在1871年,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问世。这引起了公众的又一次强烈抗议,因为他认为人是进化的一部分。他提出人和所有动物的起源都与一种古老的原生变形虫相关。达尔文被一些人嘲笑,人们把他的假说称为“猴子理论”。他们说:“是他的祖先猴子,使他产生了如此愚蠢的想法。”他们取笑达尔文,他们问他,是他母亲还是他父亲是从猿猴派生出来的。但在最后,获胜的既不是幽默也不是讽刺,是事实和真理。

  也有另外一些人思想较为开明,他们说他的理论带来了启蒙。就这样,达尔文每写出一本书都会重新激起一场争论。

  在他的后半生中,达尔文继续发表与他的发现有关的著作。他认为大型类人猿和其他“较高级”哺乳动物有感情,它们甚至可能有心理倾向,猫、狗、猴子、马以及几乎所有的“较高级”哺乳动物,在表达诸如焦虑、绝望、快乐、忠实、恐惧和痛苦这样的感情时都会移动面部肌肉并发出声音。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有感情。这样的发现对达尔文有所启迪。

  接下来他指出了性的角色,性如何在雄性中激起得到雌性的竞争。在追求最有吸引力的雌性的战斗中,更强壮更健美的雄性将获胜。于是这“较好”的雄性和雌性便将它们的性征传给了后代。他解释了雄孔雀尾的美丽,因为在孔雀当中性角色是逆转的,雌性们互相争斗以便与尾巴最美的雄性交合。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很少有科学家赞同孔雀的性逆转概念,但一个世纪后这将是几乎被普遍接受的概念。达尔文推断雄鹿头上高耸的精致鹿角,既有防御作用,也是十分性感。所以性在进化中起着作用。

  用这样的论点和论据,达尔文加固了他的神殿。

  他开始对人工繁殖发生兴趣,他做着自然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将生命之树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美妙的伟大结构,它拥有的美和真理远远超出神制造万物的旧观念。

  最后,达尔文许多年来一直时好时坏的疾病消失了。达尔文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仿佛经历了一次科学的涅槃,他内心的痛苦消失了。

  达尔文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他变成了一个伟大的饲养员、植物学家和园艺实验家,他是自然之子。他注意到由风来授粉的花没有花蜜,颜色也很单调,但是由昆虫授粉的花则拥有甘甜的花蜜并展示出一系列色彩。于是花便依据它们的繁殖需要来进化。他在植物王国中证明了自然选择:有些树为争取更好的向阳角度而长得很高,努力长成最高的树。与此相似,有些藤本植物盘旋上升以获得更多的光与热。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藤本植物不会攀缘直径超过半英尺的树木,似乎它们知道这样的树一定是高不可攀的。他研究了食虫植物,它们可以用触毛或胶状物捉住苍蝇。于是他发现了植物活动的动力。

  他的原理变成了普遍原理,它们支配所有的生命形式。用这些观察,他的神殿建成了。

  达尔文最后的工作是研究蚯蚓的习性。他指出蚯蚓消化落叶在有机质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这就是自然生态。在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达尔文拿着一根蜡烛来到外面。他把蜡烛靠近一堆蚯蚓。虽然没有眼睛,这些蚯蚓还是移开了。它们没有眼睛却看见了光。无可否认,达尔文一生的观察也发出了光。

  他获得了真正的快乐,因为到18世纪末,他关于自然选择和进化的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他拥有了一大批追随者。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的心志安息了,他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但他的灵魂没有留在那里,它高高升起,闪耀在群星之间。

  列王纪之第六书,称为

  爱因斯坦

  ??????????????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

  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第1章:爱因斯坦的生活与工作

  1879年3月14日,德国乌尔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诞生了。在5岁的时候,作为礼物,父亲送给阿尔伯特一只罗盘。阿尔伯特把罗盘转了一个圈,但是指针并未转动,指针仍然指向北方。这个现象震动了他幼小的心灵,阿尔伯特一直认为使事物移动需要接触。于是阿尔伯特推断在物理世界后一定深藏着什么东西。对于罗盘的指南针而言,那隐藏着的深而神秘的东西便是磁力。

  10岁时,爱因斯坦开始孜孜不倦地自学,他阅读欧几里得的著作,学习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他阅读科学书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这时他的父亲在南德拥有一家电工厂,制造直流电发电机。一天爱因斯坦去工厂参观,在那里,他看见移动着的传送带、旋转的轮子、转动的齿轮和发光的灯泡。他观察到了电的作用和磁力的产生。以一种可触可感的方式让他懂得了电磁是什么。

  16岁时,他开始向自己提出深刻的物理学问题。例如,他问:“驾驶一束光线该是什么样子?”但在这么小的年纪,他还找不到答案。在青年时代他就已经沉溺于对宇宙之谜的思考。后来他一生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

  1905年,爱因斯坦假定光是由称作光子的微粒组成。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其基本假设为,对于任何匀速运动的观察者来说,光速都是不变的。他预言物质可以转换成能量,反之亦然。于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E=mc2,便确立了。他也获得了关于驾驶一束光线的问题的答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人能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它假设万有引力并不是一种机械力,而是物质存在所造成的时空弯曲的结果。他的理论第一次解释了水星运动中的不规则现象,那就是,水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应当在一个世纪里转动43弧秒。他的理论预言光在太阳这样的巨大物体附近将会弯曲。它暗示了引力波和黑洞的存在。它预言光离开地球表面时会丧失能量并发生红移,它的波长将变长。这种现象被称为引力能量红移。类似的,该理论预言钟表在靠近如中子星这样引力很强的巨大物体时,它将比远离这样巨大物体的钟表走得要慢一些。这称为引力红移时间膨胀。

  由此,在仅仅11年中,大部分《旧约》的物理学被重写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重写了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福音书。它们将成为《新约》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并没有欣然接受20世纪初出现的所有物理学的新进展。例如,他没有接受量子力学和宇宙的或然性理论。“我不相信上帝掷骰子。”他说。

  上帝可能不会,但自然会。

  爱因斯坦将他的后半生贡献给对宇宙理论的探求中,他在寻找普遍法则。普遍法则即使对爱因斯坦的头脑来说也是过于深奥。

  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因斯坦变得更为达观。他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和公众人物。有一天他说:“上帝是深奥的,但他没有恶意。”上帝可能没有,但自然有时却有恶意。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没能从一场深沉的睡眠中醒来。而爱因斯坦的灵魂和智慧逸出他的肉体,高高上升并端坐在群星之间。还有许多科学家的幽灵随他一同上升。爱因斯坦和其他科学先知的思想被写入了教科书中,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某处这样写着:“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圣徒。”这些话就写在你的双手之间。

  第2章:爱因斯坦的预言

  我毕生都试图理解

  电磁光的本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自从爱因斯坦关于引力的论文发表以来已有若干年过去,现在是1919年5月29日。一次日食即将发生,天文学家支起了望远镜等待着。这是个多云的日子,天文学家们十分失望,直到云彩突然散开出现了光。片刻之后,天空变暗,可以看见太阳附近的星星。这些星星的位置被测量出来。现在,它们的位置不同于太阳在别处时它们在天空的位置,星光在太阳周围弯曲了。由此,像太阳这样的巨大物体,通过引力吸引光线,正如它用质量吸引一个物体一样。而且,被测出的星光的弯曲度与由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推算的弯曲度相吻合。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1932年,阿比?乔治?勒梅特提出了一个假说,宇宙是由一次爆炸开始并仍在继续膨胀。事实上,宇宙膨胀是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一个结论。现在,天文学家把他们最大的望远镜指向遥远的星系,观察它们的电磁光谱。如此遥远的星系的光谱系统位移:蓝区显现为黄色,黄区显现为红色,如此等等。这就是光的红移,一种光的多普勒效应。这意味着星系正在快速离开地球。所以,空间的结构确实在膨胀,膨胀的空间使星系相互分开。仿佛宇宙是一个大气球而星系则是涂在这假想的气球表面上的斑点。有什么人或什么东西正在向里吹气使之膨胀。随气球的胀大,斑点也分开了。但是没有人往宇宙中吹气,因为宇宙的膨胀是自然的。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已经做出保证。现在膨胀率被测量出来,在一年中,宇宙伸长十亿分之五。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宇宙的膨胀率被赋予了一个名字就是哈勃常量。宇宙过去的膨胀率也同样被称作哈勃常量。哈勃常量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因为较早的时候宇宙膨胀得较快。宇宙的年龄每增长一倍,膨胀速度就降低一半。

  当天文学家对星系的距离和速度做出更多的测量时,他们就更好地理解了宇宙的扩大。他们往回推断星系的位置,当他们追溯到150亿年左右时,认识到所有星系都集中在一小片空间中。所以大约150亿年前,所有物质都堆在一小块空间上。一开始,在一场爆炸中,物质像碎片一样四散纷飞。但是宇宙并不是真的爆炸了,它只是膨胀了。物质被浓缩在一个小空间的那个最初时刻,被赋予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大爆炸。

  1939年,地点是哥本哈根。科学家们把铀核裂变为二。裂变导致了质量的损失,于是质量被转换成了能量。对质量的损失和能量的获得进行了测量,质量m和能量E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检验。它符合公式E=mc2。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在宇宙最初的几秒钟内,物质湮灭反物质的时候,E=mc2被一次又一次地应用,虽然那时还无人写下这个等式。确实,在那时还不存在生物。还没有细胞,没有分子和原子,甚至没有核子。但E=mc2仍然有效,因为它是一个规律。人不能创造自然规律,只能以他能理解的形式写下它们。

  虽然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些预言已经得到验证,仍有一些科学家怀疑这些新思想。他们是不信者,但其他科学家确信了,他们超越怀疑的阴影去进行实验,去证明这个理论。科学家继续探求真理寻找佐证。

  1960年,在一间实验室中,两名科学家测量了某种激光的波长。他们将激光指向上方,测量了几米高处的波长,那里的波长更长一些。这意味着,当光上升,它的能量随高度而下降。这种效应是引力能量红移。对波长的差异进行了测量,结果符合爱因斯坦理论的计算。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用宇宙光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对白矮星表面强引力区域产生的光进行了仔细的观测。再次发现了引力能量红移。

  1964年,科学家们在等待金星从太阳后面经过。他们把强劲的雷达脉冲指向金星。雷达脉冲从地球出发,经过太阳,撞击到金星表面后弹回。反射的雷达脉冲朝向地球而来,经过太阳后抵达地球。科学家们测量了这次旅行的时间。这个时间比太阳不处于地球和金星之间时要长。在水星从太阳附近经过时,这种实验又重新进行了一次。测量出的时间延迟符合用广义相对论进行的计算。于是证实了引力时间延迟红移。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一只极其精确的铯原子钟被放在一艘现代喷气式飞机中。而第二只铯原子钟留在地球上。喷气机在高空飞行15小时后返回地面。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预言,飞机中的钟将比引力更强的地球上的钟走得要慢,飞机上的钟应慢上十亿分之四十七秒。飞行结束,读取了两只铯钟的时间。与地面上的钟相比,飞机上的钟慢了十亿分之四十七秒。于是引力红移时间膨胀得到了证实。

  1974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新的脉冲星。它位于天鹰星座,距地球15万光年。它的名字,1913+16。现在,这颗脉冲星每秒发出17次无线电信号,有规律地到达地球。由此,脉冲星的信号就像一台稍不精确的天文钟。有时它微弱地变慢,有时又微弱地变快。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察觉的,并可由波多黎各的一个直径为300米的无线电天线检测出来。通过对信号变化详细的分析,科学家们推测脉冲星由两个中子星组成。信号的变化使科学家们能够看见轨迹。于是天文学家可以“用耳朵看了”。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预言,二元脉冲星系统应经历与小星星类似的不规则运动。但由于二元脉冲星系统中的引力要大得多,其效应也应更明显。计算预言,其椭圆轨道应每年旋转四度。天文学家倾听脉冲星并“看见”椭圆每年以四度规模旋转。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因为轨道为椭圆,中子星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由于距离的改变,两星之间的引力也反复地变强变弱,所以应有引力红移时间变化。广义相对论预言,脉冲将有4‰秒的延迟与超前。用他们的无线电天线倾听脉冲星,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了4‰秒的滞后与超前。

  广义相对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在两颗中子星彼此运行时,它们将辐射出引力波并损失部分能量。于是,二元脉冲星将像一个广播站一样发出无线电波和引力波。随着两颗中子星能量的丧失,它们将彼此靠近并因此螺旋飞行。但因为引力波丧失的能量如此之少,它们将非常缓慢地彼此靠近,一年仅仅35米。随着不断靠近,它们彼此旋转所需时间也越少。经过对信号多年的细心倾听,科学家们确实观测到它们运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在减少。于是,引力波被检测出来,尽管是间接地。于是它们的存在,正如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那样被真正证实了。通过观察,测定了轨道时间的递减,从时间的减少又推测出能量的丧失。于是二元脉冲星在引力波中发射的能量通过这些手段间接地测量出来。它符合相对论的计算。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1979年,一台高倍望远镜观察到两个几乎紧挨在一起的类星体。以前从未见过两个彼此如此靠近的类星体。进一步的观察显示,这两个类星体以相同的速度在运行。当对这两个类星体的光谱进行分析时,它们也是相同的。这样的巧合不可能是偶然的。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这两个类星体不是两个,它们是一个类星体的两个影像。这情形就像一个人“对眼”时会看见双影一样。一台望远镜只有一只“眼睛”,它怎么能“对眼”呢?为什么会看见有两个影像呢?一大排无线电天线对准这奇异的外星体,同样发现了一个多余的影像。很明显,无线电波和光一样也发生了重影现象。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预言,非常重的物体将起引力透镜的作用。如果一个巨大的星系存在于类星体和地球之间,那么星系使电磁波弯曲,类星体出现双影。天文学家们把他们最灵敏的望远镜指向类星体所在的区域。在地球大气层平静无风、天空格外清澈的一个夜晚,人们观测到了类星体的影像中间有一个微弱的星系。这个星系的距离被测量出来,它正处于类星体和地球的中间。

  随后又发现了其他双影类星体。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宇宙中包含有巨大的星系,它们使时空弯曲。弯曲的时空就像透镜一样。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天文学家看到了空间的弯曲。于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得到了验证。先知的预言应验了。

  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一个小而暗的沉重物体也将使光线弯曲。但与产生双影的星系不同,一个大行星或小恒星那么大的物体将聚焦光线。它的作用像一面放大镜,把光线聚焦成一个更亮的点。1992年,天文学家开始监测成百万的星体,看是否有星体在变亮。第二年,若干这样的事件被发现了。在短时间后,每一个这样的星星都暗淡了,回到它们正常的亮度,因为黑暗物体已从它们附近过去。所以,确实有看不见的不发光体在星体前面移动使它们变亮。由此,通过引力透镜,天文学家看见了用望远镜、无线电天线或肉眼所看不见的东西。他们看见了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物体被赋予了一个名字,那就是MACHO,意思是“巨大坚实的晕体”。

  神圣的先知让人看见有光的物体。

  爱因斯坦让人类看见无光的事物。

群贤毕至

访客